第1400章 争取再调一半人走(4k)(1 / 4)

加入书签

第1400章 争取再调一半人走(4k)

“高委员,这东西太长的话,会影响到布置的吧。”

高振东有些哭笑不得的摇摇头:“有的地方吧,这年头就喜欢长车头,船型车身,浮夸的外观和装饰,大量的镀铬件……”

其他同志听得人都麻了,这东西怎么想象都觉得不好看啊。

看见他们的表情,高振东笑道:“这个没办法,毕竟我们的审美是数千年来,传承有序,中间偶有波折,但是基本脉络不变。但是要是碰上乍富又没什么传承历史的国家,什么魔幻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更何况这国家曾经的主体民族还几乎都被割了头皮,剩下一帮杂揉的,更是没个主心骨。

其他同志听得啧啧称奇,不过也都知道,高振东见多识广博闻强识,他说有这么回事,大约就是真有。

“还有这个难怪你说要往那边卖的话,在外观上就得多听高卢人的建议。”这事情想起来还真是合理。

高振东点点头:“对。而且对方在这方面,有点儿引领西方潮流的意思,相对那边的用户,解释权在他们手里。”

“这样一来,有了他们在外形上把关,结合我们两边的技术,这个合作希望能像民航客机一样,能出大成果!唯一变数就是,如果他们的汽车政策发生改变,那他们可能不再需要我们作为生产基地。”外商部的同志很是憧憬,同时也有一定的担心。

高振东笑了起来,摇了摇头。

他可太清楚对方的情况了,别说现在了,就算是到了21世纪,他们复活豪车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有什么大的野心,而是为了最终合并出来的那个怪胎集团派系内斗。

甚至因为内斗,复活的“豪车”甚至拿不到大型车平台,只能在中型车平台上修修补补抠抠搜搜。

就这能有个什么大出息。

不过这个原因现在可没法说出来,但是高振东有别的理由安同志们的心:“放心吧,即使他们也能造成,只要我们的汽车产业发展起来,有一个原因会让他们永远离不开我们。”

“什么原因”

“成本!”高振东道。自己上辈子的时候,我们造车成本高昂是因为那时候整个产业链都在国外,我们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来重建能够跟得上外面的技术水平的产业链。

而在现在,如果就这么按部就班的发展下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会一直保持一条技术水平在线的产业链,那成本谁高谁低,也就不用担心了。

就这一条,就能让先天不足的高卢人离不开。

“成本……嗯。我们回去仔细琢磨琢磨这个问题。”机动工业部的同志们若有所思。

产业链的事情,在这之前,高振东就和十一机部的同志提起过,作为从十一机部分离出来的同志们,对此自然是早有所闻,有所布局。

“我们这一次,我建议是把所有的好货都装上去,就像是以车身稳定控制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技术,能上的都上,还有一些舒适性配置也是,务必要做到一炮而红。”

“但是这样一来,是不是有点便宜对方了毕竟外观是他们为主导,一般人也就记得个外观。”机动工业部的总工沉吟道。

高振东笑道:“那简单,搞个孪生车型嘛,平台都是那个,以往我们这半边卖的需要我们做决定的名义,做个同平台同底子的换壳车型不就完事儿了。开并蒂,岂不美哉。”

科技,以换壳为本。

而且要论超豪车的大气,我们还真不输任何人。相信豪车上面,也有很多可以用的元素,对于这一点,高振东信心十足。

美学的表达方式可以有流派,但结果美不美大家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