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章 约战陆楣(2 / 5)
广。若能让他也有这样的机会,他怎麽会显得如此平庸碌碌?
此次带着太子和二皇子同来,便是给他们公平竞争的机会,他可不是偏心的皇帝。
想到两个儿子,绍绪帝发现自己后宫儿子太少了。不过,自己正春秋鼎盛,实无必要那麽快定下到底是谁,毕竟父皇是活过七十的。
于是绍绪帝召了两个儿子到身边,指着洋河河谷的开阔处,令两人当场作诗。
一盏茶的功夫,二皇子开口道:「启禀父皇,儿臣想抛砖引玉。」
「好,你先说说。」绍绪帝和蔼地说。
「层峦尽处豁双眸,万倾平芜接素秋。应教禾黍盈仓廪,莫使干戈犯垄畴。
帝子当擎苍昊志,金戈未许负兜鍪。愿得此身长报国,不教胡马度幽州。」
几个文臣一听,互相对视一眼。
潘砚舟上前一步道:「二皇子此诗气壮山河,拳拳报国,实赤心忠胆之好诗。」
于是几人纷纷点头,皇帝也跟着勉励道:「少年心气固然好,还当勤勉精业,勿生骄纵之心。」
然后皇帝转向太子问:「太子可有佳作?」
太子上前拱手道,「儿臣亦有一作,不如二弟。」
「都不说来,如何知道不如,你且念来。」
「是。
山缺初逢广野开,膏腴曾是帝王垓。胡骑十年遍劫灰,耕夫五月荷锄来。
冻骨半埋春犁雨,烽烟犹锁战垒苔。桑柘不知征人泪,依旧青青映角哀。」
越念,太子的声音越低。
听完诸人,又互相对视一眼,几个新科进士都不说话。
于是次辅丶礼部尚书袁罡只得上前:「太子怜民,实是仁慈。」
绍绪帝点了点头,也不评价,銮驾便前行了。
邓修翼错过太子身,只见他仍低头躬身站立在那里。
……
就这麽走走停停,皇帝的銮驾于九月七日终于到了怀来。
时隔一年,邓修翼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司礼监文书房掌房,变成了秉笔大太监,皇帝身边第一红人,自然不会有人再把他丢在某处。邓修翼和甘林便一直陪在皇帝身边,指挥着整个怀来行宫的运筹。
甘林对邓修翼一如既往地和蔼,邓修翼也感谢甘林曾去张齐处的庇护,两人甚是和谐。在甘林身边,邓修翼见到了绍绪三年中秋时,那个跟着李云苏的小太监。邓修翼对他微微一笑。
九月九日,秋獮大典开始时,邓修翼站在皇帝身边扫过全场,真是物是人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