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援军1(2 / 2)
小太监,声音低沉地说道:“鸣金收兵!”
小太监不敢怠慢,连忙拿起铜锣,用力地敲了起来。
随着铜锣声响起,原本气势汹汹的辽军开始逐渐后退。
残阳如血,仿佛是大地流淌的鲜血,染红了这片沉寂的古战场。
断戟在焦黑的土地上锈蚀,折断的旌旗半埋于黄沙之中,随风摇曳。
寒风呼啸着,卷着枯草掠过千疮百孔的甲胄,出刺耳的声响。
乌鸦在颓圮的箭楼间盘旋哀啼,似乎在为逝去的生命悲鸣。
斑驳的城墙上,暗红的血痕凝固着,仿佛是历史的印记,见证着那场残酷的厮杀。
荒烟蔓草掩盖了昔日的厮杀声,只有风穿过箭孔时,出阵阵呜咽,如泣如诉。
破碎的车轮陷在泥沼中,无法动弹,仿佛是战争的受害者,默默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散落的箭镞在暮色中泛着冷光,犹如点点寒星,点缀着这片凄凉的战场。
血色残阳下,宋军与辽军似乎有着一种默契,各自派出了上百未持刀剑的人马,默默地运回各自士兵的尸体。
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沉重,仿佛背负着整个战争的重量。
城墙之上,萧峰、段誉、虚竹、阿朱、木婉清等人以及宋军的几个将领,静静地遥望着满是尸体的战场。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悲痛和无奈,仿佛在为这场战争的惨烈而哀叹。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玄甲的将领来到萧峰面前,朝着萧峰拱了拱手,说道:“多谢萧大侠近日以来的帮忙守城,接下来就交给我们吧!”
萧峰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在告诉众人,他将永远守护这片土地。
说完,萧峰便带着段誉、虚竹、阿朱和木婉清等人走下了雁门关。
他们的步伐稳健而坚定,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们将继续为正义而战。
虽然此时大宋来了援军,但是双方的人数差距依旧很大。
毕竟,当时为了对付叶枫太后高士以及皇甫嵩,大宋可是调了数万的边军回临安。
虽然皇帝赵熙得到辽军南侵的消息后,已经将那数万边军全部重新调往宋辽边境,但是数万的军队行军,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所以,实际上他们依旧在半路,尚未到达雁门关。
此时,支援雁门关的,只是原本并未被调离的部分边军。
所以,此时的宋辽双方人数差距依然巨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