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要闹事(2 / 3)
顺势而为对自己反而是最有利的。
汤平贺宽对自己忠心耿耿,还有眼前的刘通,王信用了一个名额绑定,显示的同样是忠心耿耿,现在解除了绑定,需要冷却一个月的时间。
林如海虽然是巡盐御史,身份高贵,但也不至于在扬州一手遮天。
可林如海在东南的确举足轻重。
因为林如海不是一个人。
他背后不光有四大家族,还有他的恩师同门同窗。
汤平贺宽,眼前的刘通,包括整个王家军出身的将领,王信希望这些人都能出头,毕竟自己挑选出来的可都是忠义之人。
这才是自己最大的本钱。
军阀。
时间对自己是有利的。
最坏的结果,就算自己在京城什么也不做,当一个安乐将军,有这些将领成长起来,自己的日子也会更安稳,何况自己在京城也能继续培养忠心自己的人。
这样一个凝聚力超级强的势力,想想都安心。
也对得起朝廷,对得起自己的官身。
唯独老百姓。
老百姓越感恩戴德,王信越觉得羞愧。
刘通面色复杂。
将军的军权都被夺走了,结果将军心里仍然想着老百姓们,刘通红着眼,“将军请放心,刘通愿意留在东南抗倭。”
“走吧,回去还要安抚贺宽罗平他们呢。”
王信满意的说道。
不把王家军安顿好,自己如何放心的离开。
“江面上的扬中岛虽然是荒岛,其实可以开垦种地,只不过需要投入大量的银子,加上又是祁家兄弟的地盘,所以没人上去开荒。”
王信回到军营后,把贺宽罗平,还有十几名哨官招来,终于透露王家军的结局,同时交代自己的想法。
“我平日对你们管得严,想必军中儿郎大部分手里积蓄不少,没有拿出去天酒地,可坐吃山空不行,所以我打算通过祁家兄弟,安排军中不能继续从军的兄弟们上岛开荒。”
众人面色大惊。
汤平捏着拳头咬着牙。
他们抗倭大捷,竟然遭受如此不公,特别是看到将军还在说要如何安置军中的老弱,到了如此地步,将军还在关心他们,却没想着自己。
汤平忍不住看向同袍们,同袍们都像他一样愤怒。
王信头疼。
他一直担心兄弟们无法接受,如果不是自己有系统,挑选的都是忠义之人,自己恐怕也难以接受。
正如眼前兄弟们相信自己,自己也相信他们,所以才有恃无恐,乐意接受。
王家军的目标太大。
分散开后,各自发展,反而才最有利。
就像亮剑的独立团。
散出去一个营,回来一个师。
可兄弟们不知道啊。
犹如汤平与贺宽两人互相不太对付。
汤平认为贺宽滑头,言语上只会哄骗将军,欺骗将军的信任,贺宽气恼汤平矿工出身,自己没本事带好兵,只会在将军面前说自己的坏话打压自己。
因为自己的在,两人总体上比较和睦。
但无论是汤平,还是贺宽,实际上都是对自己忠心耿耿,把总们对将军忠心耿耿,他们
原来忠心的,更加忠心,原来面无表情的,变成开始接受。
同样。
如果将领对将军有私心,
就像红楼中的贾雨村。
从革职县令到应天府知府,四大家的恩情够大了,然后呢,贾雨村为四大家办事的时候却三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