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南下(2 / 3)
敢不满,也没人不满的起来。
当主将五方旗升起。
五哨俱动。
这个时候,王信扭过头,看向身边的老汉,一副公事公办,严厉的口吻问道:“陈教头,我这军营虽小,却五脏俱全,如果陈教头有真本事,这河西小营就托付给陈教头了。”
京营与义务的矿工不同。
矿工过得苦,生活所迫,终归是打份工而已,了不起不干,大不了饿死。
而京营的士兵长年累月被使唤,想躲也躲不了,逃兵被抓住是要杀头的,被各家当做下人,甚至不如下人,连奴隶都不如。
毕竟京营士兵属于朝廷的,官员们不用白不用,用了不心疼,各家的人往死里使唤。
所以王信早就发现。
京营的士兵几个月来,仍然缺少了一股精神气。
奴性太重。
这样的军队,光靠待遇提高没用,只会令他们会把旧的习气依然保存下来,然后影响给别人。
怎么办
练武。
强身健体,一身本事,精神焕发,恢复自信,这就是因地制宜。
兵无常势。
怎么可能只是指战场上呢。
既然当了兵,任何时候都是战场,任何时候都是兵法。
当然。
练武很苦。
但一个奴性重的人,只有通过练武这种类似的,脱胎换骨的苦,才能结束身上的奴性。
所以王信要请最好的武师。
越厉害,越有名,效果越好,才能给士兵们带来更充足的自信。
恢复精神气。
才能做一个好兵。
那么。
王信打量着眼前的老者。
眼前的教头。
够不够那一声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威名呢!
不久。
河西小营多了一位教头。
听说是以前的禁军教头,老头的徒弟们吹嘘,他们的师傅以前人称八十万禁军教头。
人们嗤之以鼻。
别说以前的禁军,就算现在整个京营加起来也没有八十万。
不过士兵们也开始了学枪
根据王都司与那老头一起琢磨出来枪术。
就一招。
突刺。
左转,刺。
右转,刺。
前进,刺。
看着校场上的进展,王信勉强满意。
老头却黑着脸。
王信知道老头为啥不满。
老头的乱七八糟的招式,都被自己砍了,老头当然不满。
不过自己满意就行。
总算有点兵味了。
这时。
一名亲兵跑来,喘着气,小声说道:“都司,东军右司马,还有司务来了,说是带来了紧急军令。”
王信没有意外。
陆仲恒带来了东南的消息,估算着日子,京营是该南下了。
果不其然。
戴玮和祝桢带来了提督的军令。
河西小营南下平倭。
捏着这封军令,王信莫名感慨。
戴玮见王信一直没说话,急道:“王都司,何时出发”
“这么急”
王信故意问道。
戴玮苦笑。
他知道这位都司不是没有根脚的人。
很多消息比自己还灵通,瞒不住他的,于是如实说道:“各部都在推诿,提督的确希望王都司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