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到底是谁的手段(2 / 3)
中岛一样的道理。
雁门关一带里有些山村,可这种山村怎么会有油水,人家都躲在山里当山民了,放眼四周,唯独代州最富裕。
自己不是破坏者,走到哪里就要破坏哪里,王信认为自己是生产者,更愿意与人合作。
代州的态度目前很不错,又有郑永廉的带头,很多事接下来就容易许多,因此王信才愿意吸收郑家子弟,双方一拍即合。
根子上也是自己的原因,自己带的一手好兵,人家才能看重自己,各取所需是合作的基础。
简而言之,自己先要过硬。
两百辆车,两百七十头牲口,携带九百石口粮,哪怕在野外被围困,仍可供全营坚守一个半月之用。
三声炮响,大军开拔。
一路上,郑浩时不时的跑来跑去,才几日的功夫,人就变黑了。
将军没把自己当人,当驴子使唤啊,抱怨归抱怨,做事却一丝不苟,全营上下很快知道来了个新文书,脾气好,说话好玩,不少人逗弄他。
“单于城只是一座废墟,首领叫做达尔岱,自号单于,因为年年向冯胖子送礼,又很听话,所以冯胖子并没有对此人动手。”
张灿恨冯庸,自己在大同被打压多年,很多次死里逃生,最后被送去京营。
更令他悲愤的事情,是冯庸可能都不记得自己。
整个大同军镇,冯庸用自己的人,他自己的人又提拔各自的亲信,对外地的将领十分排外,打压张灿的人是冯庸的属下,而不是冯庸。
可张灿要说恨得失心疯也不至于,提拔亲信,排除异己,人性如此,谁都这么干,自己老家榆林那边不也是如此。
张灿不是恨别人提拔亲信排除异己,恨的是冯庸的人排除他。
如果在没见到将军前,让自己坐上冯胖子的位置,自己也会这么做。
张灿如实告知王信,王信倒不奇怪,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很多人笑古人,其实骨子里与古人是一样的思想,只是自己不察觉而已。
身边整理目录的郑浩目瞪口呆,这人什么话都告诉将军,他是真傻还是故意装傻
“此人号单于,可见野心不小,冯庸对待远在雁门关的我,连谈都不打算谈,为何能容下此人”王信摇了摇头,此事没有张灿说的那么简单。
张灿愣住了,他的确没这么想过。
“将军的意思是那胡人其实与冯庸节度使有瓜葛”郑浩终归是年轻人,将军脾气又好,混熟了之后,郑浩插话表现自己。
张灿看了看郑浩,又看了看将军。
算了。
毁灭吧,这些事自己不想了,放弃了琢磨。
无论是自己的推测,又或者郑永廉的提醒,还是张灿的肯定,所有的证据都在指向此次自己开拔,出关巡防大漠,必然是冯庸对付自己的阴谋。
打压异己到了这种地步,说明大同已经半军阀化了。
这又要从太上皇和皇帝的内斗说起。
朝堂内斗的失控,朝令夕改的变化,不光是令倭患糜烂地方,也让地方失去了平衡,文人们失去控制,那就是控制地方,不向官府交税。
武将失控,那就是控制军队,变为自己的私军。
原本前明的时空,九边不至于此,虽然经常哗变,造反,但也都平稳了下去,追其原因,因为九边从根子上烂了,说来搞笑,如今大周的九边没有烂到底,反而让将领保持了点向上的心
很多事自己可以借鉴,但这是大周,大周有大周的国情在此,只凭借以往的印象去做事,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王信暗暗警告了自己。
冯胖子私心太重,不是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