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大同风起(2 / 3)
河西营成军才多久而且几千人的队伍,来源却复杂的不行,有原来的京营,有原罗明部,有原扬州营等等。这样的条件,内部不合,矛盾重重才是应该发生的事,也是兵家大忌,根本不会有将领如此带兵,唯独河西营在将军的带领下,成军之初就团结一心。
将军在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多想,而将军不在了,每个人的想法就活跃了起来,并没有消失的矛盾开始浮现出来。
刘通只能转移话题,问起了雁门关的事,并且带回了将军的吩咐。
第二日。
刘通抵达广武城。
在城外的空地上,围着山脚有一圈跑道,跑道上安插了许多半截木桩,木桩的上面又立着一个稻草人,与人一样的高度。
“嘚嘚嘚。”
许多身穿号衣的汉子骑着马,绕着跑道跑,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握着木剑,快速的骑马中砍到每一个稻草人,因为是训练用的,并没有砍实。
“好多人不熟练啊。”刘通看到后说道。
“才练了多久,熟练才奇怪。”张灿也穿着号衣,一则越来越热,二则只是操练,所以都不戴甲。
“别的事情将军不是很担心,唯一不放心的就是骑兵,叮嘱我回来一定要告诉你,让你不要松懈,趁着空闲的时间,把骑兵赶紧练起来。”
河西营最初只有一百骑兵,而且是一人一马,持续作战力不强,平时无所谓,等上了战场,打一仗下来,恐怕许多骑手没有马可用。
如今有了七百匹马,并不是所有的马适合当战马,但是五六百匹还是可以供应的,按照将军的要求,骑兵数量要扩张到三百人。
一部分从铁甲骑兵俘虏中挑选,一部分从自己的队伍,步兵中挑选精锐出来培养为骑兵。
铁甲骑兵俘虏的挑选,是将军临走前亲自安排的,这些人经验丰厚,不需要培养,保证平日的操练就够了,最麻烦的是从自己队伍里挑选的步兵。
很多人没有骑马的经验,需要从头培养,非常的耗费精力和资源,事倍功半。
“唉。”张灿叹了口气,忍不住道:“将军太过谨慎了,要是我的话,那些个铁甲骑兵俘虏,剔除原来的军官,留下的士兵都可以招募进来。”
这些人本身是精锐,留下来只会精益求精。现在他们要自己把步兵从头培养成骑兵,张灿认为太得不偿失了。
刘通虽然也无法理解,却说道:“将军有将军的安排,我们要是能看懂,本事可就大了。”
这倒是。
张灿服气,点头认可。
“你们骑兵好是好,就是太贵了。”刘通看着空旷的山丘,繁盛的草绿,心情大好,还能看到山腰里一群吃草的马匹,不禁感慨。
张灿露出得意的笑容,自信道:“这么贵,将军还要维持骑兵,不更说明骑兵的重要性。”
刘通点了点头。
以前在东南作战的时候,没有感觉骑兵的重要性,因为遍布河流,马匹不容易过河,所以很多时候,骑兵还没有步兵方便。
等到了北方,哪怕是大同这样以山岭地势为主的地区,骑兵的作用也极其关键。
犹如之前在关外作战,虽然打了胜仗,其实也很憋屈,完全是被动的挨打,靠着局势让别人主动来攻,就算击败了对方,也无法做到歼灭对方。
幸亏将军在东南作战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培养骑兵。
有和没有之间,哪怕只一百骑兵,态势也是天壤之别,如果不是当初有一百骑兵在手,局面会被动到底,伤亡很可能超过两位数。
将军与倭寇作战两年,总共的伤亡数也才和前番出关后,与敌方骑兵作战的伤亡数持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