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谁更急(4 / 4)

加入书签

乱,仔细思考,比他们原先自己的主意要好得多。

这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周世明无语。

比他们都要会经商,这地皮刮的,实在是了不起啊。

“买了鸟铳,要买火药铅子吧火药铅子可是消耗品,又多了一项赚钱的大买卖。”

“会不会太狠了”

张辉呆呆道。

感觉按照王信的主意,仿佛要把老百姓掏空了似的。

王信摇了摇头。

很多人有个误区,总觉得商业的利益是固定的,谁多拿一分,别人就少一分,实际上商业是无限扩张的,利益也是无限增加的。

商业的根本依托于资源,农业的根本依托于土地。

土地的产出有限,而资源只要投入的多,产出的也更多。

自从宋朝改革了水稻,形成了北麦南稻为主的农业生产力,在化肥等工业产物没有问世前,农业的发展瓶颈已经到头了,接下来只有工商业的发展,才能继续推动社会生产力。

在此地修建新城,分给百姓生产资料,形成与内地贸易互补的经济模式,就是属于工商业发展的正确模式,经济会越来越多。

不过这些都是长远的事,自己见到过,所以才有清楚的认知,眼前的商人们没有见到过,哪怕自己说的再有理,也无法想象出来。

“又不是逼着买,老百姓有了需求,他们有了钱,才会主动买,老百姓有了钱,又能买更多的商品,诸位获得的利润也会越高。”

王信简单的说了几句。

没想到不少人却安静了下来,忍不住思索王信刚才说的话。

“传闻王将军有点石成金之术,今日看来竟然是真的,在下佩服,实在是佩服。”有人拱手感慨,能做走私生意的,没点背景怎么行。

那些冒着最大风险的行商,哪怕那种走私几匹马赚点小钱的人,在老家也是风云人物,更不提他们这些坐地户。

周世明就是典型。

不少人了解过王信的根脚,此人在河西营,以及和一帮扬州商人搞的河西集市,包括部分商人嘴里夸此人的话,就算是千里之外,他们这帮地头蛇也一清二楚。

王信见怪不怪,现在大同地头蛇的势力算个什么,最牛的时候要数前明嘉靖万历时期,已经登堂入阁了。

可惜前明土木堡已经亡了,大同地头蛇势力发展到巅峰也被影响,如今还在半山腰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