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不在乎得失?(2 / 5)

加入书签

不得了啊。”

“诶,这位大兄弟,我家也有几个小子,能送来当学徒吗”

立马有人打起了主意。

“当当当。”

远处。

悬挂在树枝的铁块被敲响。

“吃饭啦!”

人们立即放下手里的活,熟练的排队,新来的人也被管的服帖。

看着分量十足的面疙瘩汤,每人还有一小碟咸菜。

所有人都变得听话。

“刘大师傅。”

“吃饭了!”

有管事来笑着喊道。

刘二充耳不闻。

他的徒弟们也不敢动,聚精会神的干活。

此时。

高炉里炼化的铁汁,流入到凹槽,为了避免下雨,影响了铁料质量,又在上方特意搭建了棚子。

土胚高炉的周边,有一座堆积起来的铁矿,还有几堆较小的料山。

这些加入冶铁过程中的杂料,是刘二祖上的不传之秘,特别是其中的火候,以及用料的比例等等,那是打死也不会说的。

其中的门道,谁吃的透彻,谁的技术就更厉害。

刘二认为自己比已经死去的老子要厉害。

自己老子根本没猜透这些料的用意。

刘二不用干活,吩咐徒弟们干活。

懂事的徒弟,巴不得多为师傅干活,干的越多越好,一个比一个勤快。

他们虽然是学徒,师傅不给他们发钱,但是别人给他们发。

每个月五钱银子。

至于师傅。

师傅的保底银是每个月五两,按照他们得知的消息,每年绝对不只是这个数。

谁都想要成为师傅。

想要成为师傅,就要学会手艺。

整个铁匠铺被打造的精致。

虽然地面满是杂乱。

土胚风炉的左下角,专门留出一个洞,里面安置风炉。

风炉熔接一根铁杆伸出到外面,然后固定在竖起的石磨上凸起的一块,形成了一个轴承。

石磨

在河边两人高的水车,也伸出一个杆子,杆子与石磨的杆子斜着用铁环连到一起。

在河流的水力下,水车不停的运转,又带动了竖起的石磨转动,为鼓风机带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鼓风机则把空气大量的送入了高炉中,大大提高了高炉中的热度。

徒弟们知道。

这是师傅祖传的手艺,前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取消元朝禁锢,放开民间冶铁,于是民间冶铁业大发展,许多技术诞生,他们现在使用的就是那个时期发明的冶铁技术。

师傅说是整个大周也是数一数二的,就算有好的,也没多大区别。

至于鸟铳。

师傅也说了。

红毛鬼的火器用料差,仿造没有难度。

谁先仿造成功,谁就能获得三百两银子的奖励。

师傅又说了。

只要他们第一个仿造成功,每位徒弟奖励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啊。

看到刘二师徒们废寝忘食,连吃饭都顾不上,那管事摇了摇头,只能悄悄离开,不再打扰。

鸟铳的木托倒是简单。

木匠们刨制了许多的木托和部件。

只等着铁匠师傅们的手艺。

刘二嫌弃大同这边的铁料是生料,有些熟料的工艺不行,自己亲自动手。

等铁料出炉,冷却成粗胚,再锻打为熟铁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