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变数(3 / 5)
数小规模的部队才有可能。
“十五万两银子是能拿得出的。”张吉甫不松口。
王信见状犹豫了起来。
如果拿下整个河套地区,垄断河套地区的茶马牛羊贸易,利益丰厚,军队每年分个十五万两银子,甚至更多也问题不大。
但是自己辛苦了一场,等于和朝廷五五开。
自己亏太多了。
其实朝廷很有钱。
大清为什么有钱
不光是商税。
大明官员要升官需要钱孝敬,孝敬太监和上官,还有每年的输送孝敬银。
大清皇帝看不过去啊。
都是朕的钱。
所以大清是第一个把卖官制度化的朝代。
四品的文官是一万六千四百两,武官便宜些,一个游击也要几千两银子。
大明的钱流入到了官员的荷包里。
大清的钱流入到了八旗的口袋中。
王信换了一个要求,“大同西军是阁老的支持才成立的,
张吉甫无奈的指了指王信。
升官只需要朝廷一个名义即可,张吉甫不需要付出多余的成本。
只不过这样干的话,耽误了很多人的财路,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不过大同西军的事情特事特办,也不是不行。
张吉甫点了点头。
王信松了口气。
自己的目的达成了,而且省了一大笔银子。
“你整理一份名单送来。”
张吉甫不再抠抠搜搜。
王信大喜。
这才是自己认识的张吉甫,当初在金陵手笔大到令人震惊的奢靡做派。
来了京城不到一年,变得斤斤计较起来。
“请阁老放心,三年平胡,下官一定不会误了阁老。”
王信拱手。
自己做人最讲信义。
说到做到。
“但愿如此,你能三年平胡,我为你庆功。”
张吉甫也笑了起来。
这些日子,只有与王信接触的时候,才能让他心里满意一些,如果人人都能像王信勤于公事,少些私心,朝廷何至于今日之难啊。
让人送走了王信,张吉甫内心感慨。
林如海真是捡到宝了。
不久。
张吉甫前往养心殿。
太上皇最近几日不大舒服,张吉甫很是忧心。
养心殿是后宫的大殿,位于乾清宫一侧。
张吉甫获得赐座。
太上皇对臣子很好,虽然有时候又很严厉,可对文官们的礼遇,很让文官们喜欢,比如赐座。
“三年平胡”
“呵呵。”
幔帐后,看不到太上皇的身影,只传来他苍老的声音,夹杂些许的笑声。
难道太上皇不信
张吉甫连忙解释:“王信虽然年轻,以臣对此人的了解,并不是说大话的人,反而性格沉稳,且此人过往的战绩,微臣认为三年平胡可信。”
如果王信在这里,又得领张吉甫的一份人情了。
张吉甫帮王信说话,等于是帮他背书。
未来王信要是没有做到,不光王信有责任,张吉甫也要承担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的责任。
太上皇躺在榻上。
戴权正在为太上皇揉胸口。
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太监第一人,这些事原不用戴权来做,安排一些小黄门更用心,但是太上皇不愿意让自己无力的样子被别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