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贾政的盘算(2 / 4)

加入书签

>

“我平日里对宝玉严苛,其实也是为了他好,宝玉和兰儿素有文才,但凡多用功些,考上功名并不是难事。”贾政说出自己的想法。

听到丈夫主动夸自己的儿子,王夫人脸色好看了不少。

气氛缓和了些,贾政笑道:“唐以前文武不分家,自宋以来,国朝以文制武,并不是不注重武,相反,文下有武,哪一方势力手里没有自己的武功。”

文武不分家,可以当官,也可以带兵。

自唐以后,文武就分家了。

朝廷用武,需要通过文,文来调度或者管理武。

同样的道理,但凡是带领军队的一方大将,必然是在朝堂有人,背后有文官支持的。

其中道理复杂,贾政不知道夫人能不能听懂,只能捡重要的说。

荣国府二房是确定了从文的。

可二房与大房不和。

大房从武,二房从文,最后是二房来治大房,偏偏大哥的性子犟,如何把自己这个弟弟放在眼里。

只是从文从武。

大房可以先选,奈何大哥又吃不了从文的苦。

既然二房从文,以文制武,日后当然是二房当家,所以荣国府里是二房当家主做。

大房从武,有爵位如虎添翼,因此荣国府的爵位又是大房承袭。

大周立国之初,文武不分家,乃至于数十年后,文武开始分家,特别是太上皇还是皇帝的时候,这是满朝皆知的事实。

王夫人并不是全然不懂。

听了丈夫的解释,王夫人又有隐隐猜测。

“王信可靠吗?”

王夫人怀疑道。

贾政松了口气,只要王夫人不直接拒绝就好,连忙回道:“王信的人品应该不会有问题。”

自己的儿子和孙子,王夫人不怀疑。

长子十四岁进学,二十岁娶了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其才能自然是入了国子监祭酒的眼,认为老大能高中,可惜长子英年早逝。

次子宝玉更是天资聪颖,平日里虽然爱偷懒,但是府里的门客们并不瞎,每回考较时,宝玉作答的水平,连他老子也挑不出毛病。

孙儿贾兰天赋不弱宝玉,更比宝玉勤奋,还有其书香门第的外公家帮助。

高中是迟早的事。

这也是自己没有因为哥哥的事情胡乱出头的原因。

包括凤丫头这半年来的难过,自己也当做没看见,任由凤丫头吃苦。

老太太想要乱点鸳鸯谱,看好宝玉和黛玉,从黛玉进门的那天,自己就不喜这小姑子的女儿,忘不了当年受小姑子的气。

只是自己心里有数。

林如海的才能和威望,哪怕是自己的丈夫也不能比。

所以对老太太的想法,当初的自己并没有反对。

如果宝玉娶了黛玉,那么宝玉就成为了林如海的女婿,林如海又没有别的亲族,除了林黛玉这位孤女,再没其他正经的亲人。

对宝玉有大好处,王夫人心里已经接受。

前年说林如海不好,差点一命呜呼,倒是让自己揪心了许久。

如果林如海没有熬过去,黛玉成为了孤女,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这门婚事的。

现在丈夫看上了王信。

探春不是自己的亲女儿,这些年自己倒也没有亏待她,哪怕多半是她的原因,这丫头实在是太聪明了,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正因为她聪明。

哪怕她嫁给了王信,也当知道她最需要谁的支持。

娘家不够得势的女人,有儿子,特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