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见探春(2 / 4)

加入书签

的宣慰司,后来在宣德年间入贡后就再也没来了,当时的大明朝廷也没在意,毕竟是海外的藩国,可能被人灭了也不一定。

乃至大周新立,接手前明周边的宣慰司宣抚司,因为记载缺陷,也不知道这个底兀刺。

一直到南安郡王上奏,说起这底兀刺,原来这底兀刺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多年来南征北战,已经成为当地不可小觑的王国。

大周也接触过,结果这王国野心不小,大有吞并周边所有王国的野心。

大周当然不会任期吞并大周的宣慰司宣抚司。

奈何路途遥远,哪怕与云南也隔了好几个土司,其兼并了不少土地,如今又打上了木邦宣慰司的主意,木邦宣慰司不是对手,向南安郡王求援。

王信恍然。

这底兀刺不就是东吁王朝么。

缅甸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

说起来也很有意思。

缅甸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在万历末期与大明发生了战争,派遣士卒战象数十万,多路出兵攻打云南。

数路大军里还有个大汉奸岳凤和其子岳曩乌带路。

一路攻打雷弄、盏达、干崖、南甸、木邦、老姚、思甸各地,烧杀抢掠不计其数,并进一步觇觎腾越、永昌、大理、蒙化、景东、镇沅、元江等地。

各地宣慰使宣府司见东吁王朝势力庞大,军力繁盛,势如破竹,因此皆倒向东吁大军。

军力达到缅甸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态势。

最终结果以大明获胜,东吁王朝因战败而分崩离析结束。

相比较后来的清缅战争。

无论是战争规模,还是胜利程度上而言,明朝和东吁王朝的战争都要远超清缅战争,结果前者却没有什么名气,而且东胡战争时已经是晚明时期了。

王信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是南安郡王没有打过东吁王朝,也就是底兀刺。

不过这是未来的事。

“南安郡王有什么打算”

“总不是探探朝廷的想法。”

贾政叹道:“南安郡王并不愿意开战,一则担心对方实力强盛,二则万一朝廷插手过多,会影响他在当地的权利,落入东平郡王的局面。”

东平郡王面对的是东胡和蛮人。

力有未逮之下,朝廷插手之深,于是有了辽东都司,夺走了东平郡王大部分实力。

朝廷肯定是想削藩的。

四大郡王肯定是不愿意削藩的。

只不过大周朝廷力有未逮,以至于到今日的局面。

王信也感到了艰难,担心道:“恐怕此人想多了,朝廷哪里顾得上他。”

“是啊。”

贾政闻言苦笑起来。

朝廷入不敷出,每年拖欠,至今好几百万两银子。

王信也很无语。

有人说万历时期如果没有张居正已经亡国了,很多人认为这是可笑的言论,实际上并不可笑。

一切都离不开财政。

万历登基前的七年。

隆庆元年,亏空351万两。

隆庆二年,亏空210万两。

隆庆三年,亏空150万两。

隆庆四年,亏空150万两。

这是税银,累计亏空千万两白银。

还有夏税秋粮等等。

大周承袭前明,大明在晚明时期,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

几十万几十万的军队,因为没钱导致送了人头,许多军队在半路哗变,连当时最强的火器新军,也因为没钱发生了叛变,最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