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空谈(2 / 4)

加入书签

以到了《万历会计录》这个朝廷纂修的財政会典里,当年西安府的主要財政收入就只剩下了粮八十五万石,驛站银二十四万两和不菲的丁银未纳入其中。

丁银是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以及摊派百姓役的主要手段,不参加役的就要缴纳丁银。

丁银加上驛站银,这两样占据总税收的四成,同时也是地方和百姓博弈,至少占了七成的主要社会矛盾。

这就是大明朝入不敷出了两百年,而地方照样河清海晏。

甚至隆庆万历年间还能再创辉煌,其原因就是入不敷出的是中央財政,和各省、各府县没有关係,各省、各府县的財政依旧充沛,正常运作。

朝廷破產是朝廷破產,影响不到地方,地方的主要收入不来自朝廷拨款。

大明彻底熄火的原因是地方也破產了。

所以可以看见大明一边是中央朝廷財政破產,內忧外患,一边地方上又社学发达,动輒举办上万读书人参与讲学的所谓盛况。

显得奇不可思议。

而到了清朝。

一切收入归朝廷,地方支出需要等朝廷拨款,所以大清的財政收入变多,代价是地方变穷,陷入恶性经济循环,与大明亡国原因是不同的。

朝廷的税收主要来自於由亩。

而田亩又逐渐被大户兼併,大户又不用交税,朝廷的税收越来越少,求助於地方,地方也的確没钱,因为地方的钱都被了出去。

不但了出去,还越欠越多,越欠越多,的也越来越多。

因为担心朝廷“借钱”

反正都是出去,不如自己出去。

所以歷史上海瑞升官后,在江南时除了治理贪官外,最关注的就是禁止各级官吏浪费。

比如对公文用纸的规定,驛站使用的规定,官员出行的规定等等。

这些吃喝乱用占了地方支出的大头。

可惜海瑞只是一个人,他无法改变时代王信对这些官府之间的积弊很清楚,曾直同样也清楚,他本身也是其中一员,更在王信身边保持一股清流,追求的无非是更大的利而已。

曾直摇头道:“那我们怎么办”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北征的事情,大同巡抚张文锦亲自去京城商討诸事,涉及数万大军的北征大事,绝不是短时间內就能办成。

“熬。”

王信平静道。

“熬”

曾直愣了愣,原以为將军会有办法。

王信余光扫到曾直的样子,不禁有些好笑,放下笔笑道:“打仗的事情急不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胡人的日子同样不好过,看谁先熬得住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予盾。

大清消灭大明的过程中,自身的矛盾从来没有消停过,只不过大明的矛盾更多,大明先没有熬过去而已。

“光熬就行了吗”

曾直好奇道。

王信摇了摇头,说道:“煎熬的过程中,更要打磨好自身,才能在机会出现的时候不辜负。”

努尔哈赤与弟弟舒尔哈齐的反目成仇,

努尔哈赤之死,汗位之爭。

大明一个机会也没有抓住,因为自身问题无法解决。

反观后金崛起的过程中。

熬的同时,解决一个个自身的问题,才能在抓住大明露出短板,每个机会都没有放过,一步一步灭掉了大明。

“欧彦虎下毒杀死莫必胜,投机取巧,不光彩的手段,虽然靠著自身实力压服了其余诸部,可很多人內心是不服的,所以才给了我可乘之机,一个个消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