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林妹妹哭了(2 / 4)
p>
大周既然承袭大明,而且又处於小冰河时期,外部的环境没有太过变化,许多事情的脉络,王信心里就有了个参照物。
如果没有参照物的话,到底是什么样,接下来什么变化,谁也说不准。
可有了参照物就不同了。
哪怕事物的发展有些变化,但是心里也能有个数,可以做个比较,那么很容易得出自己想要知道的结论。
比如大同的问题。
参考俺答汗,以及俺答汗子孙为何没落等等,结合大周大同关外的问题,王信很容易针锋相对,寻找到胡人的薄弱处。
又比如最初自己抗倭。
参考前明中后期抗倭的路子,採用戚继光的兵法,招招针对倭寇的命门所在,岂有不胜之理。
那么大周积弊之深。
越是问题多,越是需要藉助武將。
反而是承平时期,武將才要夹著尾巴过日子。
如嘉靖万历时期。
打仗的时候把武將从牢房里放出来,打完仗了就把武將再关回牢房去。
到了天启崇禎时期。
武將不被关了,也不被轻易惩罚。
反倒是带兵的文官,打仗的时候从牢房里放出来不,打完仗了又被关回牢房里面。
如果不是被军费问题折磨,其实明末武將的日子要比往常更好过一些。
否则太平时节,许多武將为何要养寇自重
论头脑自己不如林如海。
论科举之也不如陆仲恆。
论为官之道,自己更不如张吉甫。
可前提是他们必须做得好。
只要他们做得好,国家太平,强盛辉煌,自己就越是没用,越是低调。
反之。
自己越是能打,自己才越能强势。
王信没有对別人说过,只告诉了贾政,贾政搞清楚了王信的做人思路,很多问题也恍然开朗,王信以前许多莫名其妙的做法,现在也说得通了。
“你”
贾政指了指王信,不知道如何开口。
想了片刻,並没有从王信的想法中找出可以反驳的地方。
“政老爷放心,我有分寸的。”
王信安抚了一句。
“有分寸就好。”贾政心底里升起了些许欣慰,取代了以前的焦虑,对眼前的女婿越看越满意。
“不过有件事你要小心。”
“何事”
“你如此费劲心思给己的亲信,身边又需要用人,一定要看清楚对方的品性才好。”
贾政感慨道:“最怕的不是外面,反而是看错了人啊,否则一切为他人做嫁衣。”
薛家二房的婚事被梅翰林悔婚了,这件事对贾政的感触颇大。
论起关係。
薛家大爷还是自己的连襟。
当初为了帮助姓梅的,薛家大爷钱如流水,许多关係都是薛家亲自去跑,才有了最后姓梅的榜上有名后,顺利进入翰林院。
翰林院是那么好进的
许多关係用了一遍就没了,需要重新利益交换,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最后只给姓梅的做了嫁衣。
王信如此为人,最后辛苦一场,落到了別人手里。
“我看人一向不错。”
“何况我做事行的正坐得直,带出来的人不会有口是心非的小人,大同那边不就是么。”
王信一脸自信。
好嘛。
贾政又被说服了,好像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大同那边,陆仲恆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