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节帅欲反乎(2 / 4)
,赵雍的性子比汤平更适合。
赵雍彻底没有了疑虑。
第二日就带队出发,雷厉风行,亲自前往塞外坐镇。
这个时候。
节帅府开始了吸收灾民。
工匠、手艺人、郎中、铁匠等划入牧场队,牛羊马都是节帅府提供,各个牧场队需要艰苦的在塞外探寻,寻找到合适的土地。
其余的灾民则为农垦队。
每队一百人到两三百人之间,配备一什或一队官兵。
仿佛蒲公英似的,从归化城补给最后一次,然后撒向更深处的大漠,幸运的是小黄河一带有些商号建立的商站,多少可以获得些补给。
漫天黄沙。
原来有草地的地方也都荒芜,许多地图上曾经标注有水源的位置,等队伍到达后才发现,这里的水源早就没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沙土。
人们绝望的行走。
每一条踩出来的道路上都有倒下的尸体。
老人们已经倒在了关内,大人们陆续倒在关外、剩下的孩子们被收留了起来,节帅府的府邸很快不够用。
陆续有八千多名孩童被编入儿童军。
每十人选出什长,每百人选出百夫长,安排到各处的军营里随军队一起作息。
“孝为德之本,行军亦当先,爱亲如爱己,同袍共患难。”
“身体发肤恩,皆由父母传,战场保自身,亦是孝之延。团结如一家,兄弟情谊牵,互助共进退,孝心化力坚。”
大同城外的军营。
三十列,十排。
最大的十五六岁,最小的三四岁,年龄最小的孩子也在跟着唱,虽然不懂什么意思,但军歌已经倒背如流,跟在大孩子后面乖的很。
“属下还是认为应该大的与大的编练在一起,小的与小的编练在一起。”远处,看着前面颇为状况的场面,一名武官摇头说道。
“你怎么还是不懂”
有人笑道:“真以为带个军就是准备打仗的了不过是为了养活罢了,大孩子看顾小孩子,这样才更方便。”
那武官恍然大悟。
唱完了军歌,然后在大孩子们的带领下,沙地上默写昨天学的五个字,默写出三个才能合格。
合格了才能吃饭,不合格则惩罚不能吃早饭
每天三顿饭。
早饭是粥,午饭是糙米咸菜糊糊,晚饭还是糊糊。
半大小子们饿得两眼发红。
可口粮是固定的,每人每年定量,只有这么多。
“呸。”
大同城的街道上。
轿子里的周圭,把嘴里的骨头吐向轿子外头,追着轿子乞讨的灾民们,一窝蜂的抢骨头,看得轿子里的周圭哈哈大笑。
轿子旁的几名打手凶神恶煞,任意打骂灾民们,也无法把乞讨的灾民打跑。
周圭眼里露出厌恶,恨恨的骂道:“这些个贱骨头就像蝗虫,自从来了咱们大同,大同被他们搞成了什么样子。”
“少爷说得对。”打手头子笑道:“前几日李家的老爷出门没有带人,竟然被贱骨头们给抢了,被抢也就算了,连人都被杀了。”
周圭当然知道打手头子的目的。
可人家说的也是事实。
这么多灾民涌入大同,不光破坏了大同的秩序,更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周圭不满道:“知府有难处,我就不说了,王信在干什么,真是不可理喻。”
打手头子不敢接话。
周圭不以为然,冷笑道:“真以为自个能翻天,他这般倒行逆施,且而等着看他坚持几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