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棋局车马(3 / 4)
何况家里的产业如何会轻易舍去,因此自己虽然提出了接下来的风险,但是族中长辈们依然不愿意离开,甘愿冒着风险,赌一赌东平郡王不敢对大户们下手。
一家两家还算是利益之争,以东平郡王的权势,虽然能给他带去麻烦,但也不至于让朝廷彻底翻脸。
可要是对辽东所有或者大部分大户下手,岂不是彻底无视朝廷威严,不把朝廷当回事,在天下人面前把朝廷的脸面踩在地上,无论是舆论还是情形,都会让朝廷没有选择的余地。
曾直也能理解。
犹如自家节帅,心里一直打着大户们的主意,可至今也不敢下手。
打大户们的主意多了去。
上到皇室下到黎民百姓,从来没有缺少过打大户主意的人。
大户自有大户的凭仗。
凭仗就是朝廷。
从内心而言,曾直还是希望朝廷尽快腾出手,从各地宽裕处多调粮来补贴缺口巨大的地方,特别是九边上的大大小小的节度使。
前明武官一直到大明朝廷亡了后,乱战了好些年才开始沦为军阀。
那是因为前明的武官是流官。
卫所世袭的武官并不是军队世袭的武官,军队的将领,包括各镇的总兵都是朝廷兵部任命。
但是大周不同啊。
大周除了几位时分的郡王,还有更多的节度使,这些掌握巨大权力的军头,
如果只是流官,只会焦头烂额的想办法避免麻烦。
但他们可不是流官,不会任由军队与自己离心离德,无论愿不愿意,都会逼迫他们想一切办法解决
几人都没有说话。
不同的人,在巨大事物抉择前,当然有不同的看法。
王信也能理解曾直的犹豫和彷徨。
“薛家还有多久到”
“应该已经出发了,不过路上难行,可能要慢许多。”
王信点了点头。
红楼这个时候,薛蟠带着商队经商,要知道薛蟠是薛家的东家,亲自带着商队规模怎么会小,绝不可能只是带几个长随,依然被强人所劫几乎丧命,幸亏遇到柳湘莲救了性命,夺回财物。
虽然只是几句交代,但是背后绝不是他们几个人的规模。
平安州的地名数次出现在文中。
根据路途时间推算,还在京畿范围,正是如今的真保镇,定为保定府安州,设平安州节度使丁源,也就是荣国府大房贾赦的盟友。
但是也有疑云。
贾赦与贾政不和,而薛蟠又是王夫人的侄儿,然后薛蟠在平安州被劫,然后巧合的被柳湘莲救下。
王信分析。
大概是贾赦要对薛家下手,联系了平安州节度使,节度使不愿意掺和,但是有不好拒绝贾赦,便这么去做了,但是又安排了自己手里的豪杰柳湘莲出面去救。
既能向贾赦交差,又能不捅娄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过也能看出平安州节度使的地位并不算高。
毕竟是京畿地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立国之初为了让北边内地实力最大的几个军头远离朝廷,甚至给了实封的郡王。
所以越是靠近京畿的节度使,除了功勋序列的八公,实力会越弱。
平安州节度使手里的兵马也的确如此,不过数千人而已,曾经巅峰时期在三万多人马,只剩下十留其一,挂着节度使的名头,实力不过是个游击将军。
也是朝廷这么多年内乱顾不上这些小节度使,否则早就做出改变。
无论要不要动刀子,事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自己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