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用人和先手(3 / 5)

加入书签

p>

薛蝌年轻了些,但是从小游历大江南北,加上自身聪慧,很多事情一点就透,培养价值极大,继续成长下去,未来必然会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这些年陆陆续续有很多人投靠自己,也有很多人离开。

留下来的,才能最突出的就是这几个。

很多人忙忙碌碌,并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也不清楚自己未来的位置应该是什么。

张云承没有太过考虑节帅认不认可自己的看法,而是认真提出自己的看法。

继续说道:“反而是张吉甫的种种手段,令大家都不舒服,可也让大家无法随心所欲,都得老老实实束缚在朝廷的规则之下。”

严中正渐渐了然。

他从来没有资格接触到内阁的层次,经过张云承的介绍,心里对张吉甫的印象更为深刻。

张云承最后向王信说道:“论政治手腕,此人来越成熟了得,已经不下他的恩师周道丰,甚至有过之。”

王信点了点头。

可惜他碰到的是七年全国大灾,也是最严重的灾害时期。

“这么厉害的人物,比起我们节帅还是差远了。”张云承突然笑道,“从内心而言,我与曾直一样,不希望朝廷出事。”

严中正又不懂了,王信隐隐猜到张云承的想法。

“无论如何,节帅与张吉甫打交道多年,虽然互相折磨,可也互相支持,终归大家心里有个默契,比如我们在大同展开的各处事宜,张吉甫没有支持,但也没有阻止,并不算最坏的结果。”

张云承担忧道:“反而如果朝廷发生了变化,张吉甫撑不下去,换了个新的局势,我们这边终归还是向好的一面发展,虽然问题依然很大,可也看得到希望,要是局势不稳,大家都会迷茫,反而坏了事。”

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未知。

只要看得到方向,无非是咬牙坚持干,多出力多流汗。

张云承说道对。

“我也希望张吉甫能稳住,他能稳住的话,我还指望他继续给我军费,支援我粮食。”王信叹道。

大同被拖欠军费,不是张吉甫执意不给,而是真没有,各处都在被拖欠,这几年累积起来,大同军费得到的哪怕不是第一,也在前三之列。

就怕他稳不住啊。

大家现在都在熬,张吉甫再多的改革措施,如今只能指望先熬过天灾。

至于天灾什么时候熬过去,大家都不知道。

但是自己知道。

还有五年。

如果把希望放在明年,后年的,那么注定会绝望。

自力更生,生产自救是唯一的法子。

谁不这么做。

要么自个等死,要被抢别人的,要么被人抢。

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王信想起红楼原文里的提示,忍不住皱起眉头。

所谓的真干净。

当然是人都死了。

大周人口就算没有两亿,一点五亿也是有的,哪怕没有遭受清军入关带来的全国大屠杀,屠戮了七千万人以上人口,只有天灾人祸以及内乱导致的千万人口消亡。

王信也觉得难以接受。

如果自己是皇帝,全国推广缩衣节食,管控粮食,自力更生,生产自救,起码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损失。

可惜。

张吉甫不是皇帝,但他的权利正如流言蜚语所言。

他非相,乃摄也。

他们师徒门生故旧遍布朝堂,手里的亲信武将更是不知凡几,又掌握了十几万京营,权力还不够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