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四十二节 长公主亲自出马(1 / 4)

加入书签

    帛阳不进皇城援助自然有他的打算我私底下再有怨气也不能否认这一点他为己考虑也没错。反倒是我擅自行动可能也把他气得挠墙。我以为自己先动便能带起帛阳后动是我太想当然。

    从此以后我俩对彼此都要重新审视一下了吧。

    夫妻难做同盟也没那么容易达成谁说喝过交杯酒就能同心呢。

    “即墨大人枢密使是怎样的人?”我问。

    “枢密使?”

    我不信他没见过对方毕竟都曾在长青宫手下做事而且也都曾在皇城管事不过是即墨君管东宫殿枢密使管枢密院而已。

    即墨君似乎考虑了一下说:“许久没见过枢密使的面了记得父亲大人说是前朝一位老太监升职上去的入主枢密院以后就没再离开过。”

    “枢密院除了传递圣上旨意和内宫旨意还做什么呢?”

    “一些私密的要务皇室不能惊动朝臣便也不能通过皇卫京卫来办于是动用皇室私存的财力遣派枢密院代为执行基本就是如此。但若是能公诸于众的事务皇卫应当比枢密院可靠。”即墨君知无不言十分配合“秦大人是疑心有谁指使江源?枢密使么?”

    “这个下官说不好。”秦大人谦虚了。当初在夏县江源提过生祠是为枢密使筑建这是违反法令地。为何秦大人回京之后。不见上奏朝廷呢?”

    “即墨大人不也是一样?彼此彼此。”

    即墨君避过这个话锋放软道:“呵当时当日或许与江源相争之间在秦大人的夏县滋事非是故意在此即墨君先赔不是。”

    他总算想起这茬了不过若是我。一定选择忘在脑后谁提醒也记不起。

    “此一时彼一时秦斯早就忘记了。如今你我身陷囹圄做个邻居也是天意不妨抛却过往也请即墨大人莫要再**及。”

    我说得很顺口当然只是客套。

    我并不觉得以前让他那么愤怒的自己真有什么过错。倒是他逼我远离东宫地用意令人不得不多心。

    这样客套的示好听起来诚意也是有的。于是即墨君回答说:“人性自有善恶但凡竭力去私心一心为公即墨君没有刁难的道理。武钟之事本与秦大人无关大人却尽力了因此你我不会再有芥蒂。”

    莫名地我觉得他仿佛又把他自己放得高了些。

    身为大臣之子。又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这种居高临下的贵族心态真是要不得啊。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被人点评(尤其是不动听的评)。虽然他地语意是示好也让我堵了半口气在喉咙

    “不知秦大人是否记得曾交予你的笔记就有关于去私欲而存天理的论说。”

    “哦?是么。”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