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家庭式窝点(3 / 4)

加入书签

盒子上写着“4X”字样的刻录机。

    根据小伙的解释,说虽然市面上已经有高速刻录机,但很多随身听用那种CD,要不然难以读取,要不然就是即使读取出来,也会有各种跳轨杂音。

    而他们这里的刻录效果好,不容易飞盘,代价则是制作速度比较慢。

    趁着小伙去联络他父母,范无眠继续试听几张专辑。

    意外发现挂羊头卖狗肉的不仅只有《八里香》,还有盒子上明明印有陈奕森的照片和专辑名,放出来却是王妃的《容易受伤的女人》。

    而按照小伙的说法,这样比较不容易被查,各家唱片公司和歌手们都雇了人,全国各地到处起诉,他爸妈担心闹到法院罚款一大笔钱,最后还得进去吃牢饭。

    虽然简陋,可这样的小作坊窝点,正好比较符合范无眠的需求。

    生产速度跟不上没关系,无非多花点钱增加设备、雇佣人手就能解决,倘若是那种有专业流水线的大窝点,他也掏不起收购的钱。

    ————————————————

    山寨行业的竞争也挺激烈,还朝不保夕,无法长久干下去。

    在见到小伙的父母后,范无眠和他们商量半个多小时。

    不仅提出打算买下这里,并且还想雇佣他们一家三口打工,分别给每个月1000块保底的同时,额外按件计算价钱。

    他提前查过深城的平均工资。

    按照官方说法,月收入已经有2500块左右。

    但平均工资嘛,懂的都懂,绝大多数人拿不到这个数。

    至于负责装盒封口的老两口,也就是小伙的爷爷奶奶,也可以按件计算工资,但没有保底收入。

    几乎没怎么费事,两边就商量好了收购合作的事。

    原因在于名叫钟智兴的小伙父母都觉得,范无眠这里好歹是家正规公司,而且算上电脑、原材料、CD刻录机和场地在内,总共开出6万人民币的价格已经不低。

    更主要的是,哪怕按照加工一张专辑,他们家总共赚2毛钱计算,据说“初期至少20万”张的产量,等于就是4万块钱的收益。

    别的钱还在天上飞,摆在面前的钱肯定要先抓住才对,要是增加些电脑和CD刻录机,一两个月就能搞定这笔大订单。

    即使小作坊凉了也不怕,反正不是第一次换地方再创业,投资个三五万,又能继续东山再起。

    真正能发财的人确实有,但那些基本都属于大案。

    这种生意半死不活,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