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这个,就叫做专业!(两章合一)(2 / 4)

加入书签

希望他发表对《夜宴》的看法,但是张潮全部都回绝了。

在舆论战方面,他还是比较喜欢要么冲锋陷阵、要么挖坑埋人,落井下石打死狗这种事情干起来确实有点索然无味。

何况他还有正事要做。

原来是上美厂的领导和老画师们也看到了《你的名字》的预告片,对这里面出现的动画制作方式大感兴趣,通过同在上海的《新芽》杂志,向张潮发出了邀请,希望能来上海进行一下“技术交流”。

张潮接到邀请以后,其实还是有点犹豫。一方面作为80年代生人的他,对上美厂是有着特殊感情的。作为新中国唯一一家美术电影制片厂,它曾经创造了那么多令70后、80后心醉神迷的动画作品。

无论是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还是完美结合了神话故事与戏剧元素的《大闹天空》《哪吒闹海》,还是敦化壁画风格的《九色鹿》……还有幽默的《三个和尚》、动人的《雪孩子》、异想天开的《猴子捞月》……

总之,只要那绿底金字的片头出现在屏幕上,所有的孩子都会屏息凝神,用最高的专注力享受那至为美好的几十分钟。

但是另外一方面,投资《你的名字》以及定期送人去日本参与制作、学习技术,那也是自己真金白银地掏了不少钱,上美厂就这么来“技术交流”,有点自来熟了。

张潮在心理年龄上,也基本过了为情怀买单的阶段了。

“你想什么呢?”王蒙问道。张潮接到《新芽》赵常田的电话的时候,正在王蒙这里做客。他今天专门抽空,给在燕京的几位老师、前辈送请柬,邀请他们参加《你的名字》的首映礼。

张潮就把上美厂要他去上海“技术交流”的事,还有自己的犹豫说了。

王蒙听完以后“哈哈”笑了两声,然后才对张潮说道:“你觉得现在的上美厂,还是‘艺术至上’的那个制片厂吗?”

张潮对其中内幕并不十分了解,好奇道:“这怎么说?”

王蒙道:“现在的上美厂,就是一个重荷难返的衙门。虽然每年还在出产一些动画片,但是本质上它已经衙门化了。你想想看,一个衙门,过来开个会,真就把你的技术学去了?

他们有本事升级技术,早升级完了。你完全可以利用人家的这个邀请,给自己的电影再造造势嘛!”

张潮被王蒙这么一点,也醒悟了过来。这十几年世界动画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最先进的3D动画也面世超过10年了,可是上美厂有半点学习的迹象么?

上世纪80年代,宫崎骏和高畑勋来中国访问,带着“朝圣”的心情,专门造访了上美厂,还向上美厂赠送了《风之谷》的胶片。

但是上美厂的领导在双方的座谈中,对技术问题完全不感兴趣,而是详详细细地询问了日本动画界的薪酬制度和吉卜力的薪酬制度,以及怎么短平快地制作赚钱的短片等等。

让宫崎骏和高畑勋彻底地失望了。

所以张潮最后还是同意和上美厂进行“技术交流”,不过不是张潮去上海,而是上美厂派人来燕京。上美厂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就同意了,还发送来了访问清单。

同时这场活动还邀请了媒体参与,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潮汐文化&上美厂《你的名字》先期观影暨中国动画动产业技术升级转型研讨会。

时间,就定在《夜宴》首映礼的前一天,9月9日。由于《夜宴》首映时间是9月10日的0点0分,走红毯等活动自然放在9月9日的晚上,所以相当于同期举行,针锋相对的意味极浓。

这下张潮和华宜之间的火药味一下就被嗅觉敏锐的媒体嗅到了。张潮之前不是一直和华宜合作愉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