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这不是我想要的未来(3 / 4)

加入书签

都有人举着‘高价收身份证’的纸牌,不时就会有一个年轻人过去询价;

在电子厂后巷,会看到一脸稚气的年轻人蹲在污水沟旁抽着散装烟,和同伴展示手臂上的针孔,还比划着卖血价格。

他们时刻处于强烈的物质、身份双重焦虑当中,但偏偏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除了像许立志这样,本来就来自他们当中的诗人。”

听到这里,董倩道:“不是还有你吗?你也关注到他们了。我注意到《青春派·非虚构》这本杂志在创刊号里,就有关于的这个群体的描写,标题好像是《流水线上的孔雀》。”

张潮道:“那是我的同学,也是同事兰婷写的。她很精微地描摹出了他们渴望被关注的心理特点,只不过过去通常使用夸张的造型。

如果看过那篇文章,就能理解我为什么断言iPhone会成为某种身份标识。在被所有人忽视以后,他们格外需要一个可以彰显自己身份的标识——

它不能太贵,太贵买不起;不能太无用,无用会成为一种负担;还不能太容易仿冒,像高档手表,广州火车站西边的钟表城早就仿得真假难分了。

它还要足够显眼,就像夸张的发型和刺青一样,随时能让人看见。”

董倩这时候又适时地插话道:“所以苹果手机完美符合了这些要求了是吗?”

张潮点点头道:“是啊。它绝对是一款划时代的优秀产品,有没有我的「功夫水果」或者「微信」它都会这么成功。

它会像索尼的Walkan,以及苹果自己的iPod一样,成为一款受到所有年龄年龄、所有阶层欢迎的电子产品。”

董倩惊讶道:“听起来你像是在为它做广告?苹果手机真的会这么成功吗?”

张潮耸耸肩道:“拭目以待吧。我倒觉得这是我所有‘预言’当中,最容易被验证的那个。”

董倩略有所思地道:“所以当这样的流行科技产品标价刚好卡在‘踮脚能够到’的区间,就会变成收割青春的镰刀——

小杨们不会为劳力士手表卖肾,因为那是遥不可及的星辰;但当iPhone价格等于他们三个月的日结工资,就会变成触手可及的潘多拉魔盒。

你的意思是这个吗?”

张潮先笑着道:“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他们攒不下三个月的日结工资,甚至三天都攒不下。这也是我认为,他们会出卖自己的器官的主要原因。”

接着张潮又微微凝神想了一会儿,收起了笑容,严肃地道:“您这么总结等于给iPhone加上了一重‘原罪’——它哪有这么可怕?

如果这个审判能成立,那以后谁还敢创造伟大的产品给大众?”

董倩这时候问出了一个让人有些窒息的问题:“如果苹果手机没错,你的「功夫水果」「微信」也没错,甚至与那些年轻人也没有错——那错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吗?

你认为是当今社会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浮躁的人心,可能会导致这个悲剧的产生吗?”

电视机前的观众顿时精神一振,感觉这个问题问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

2008年的中国正处于经济爆发、人心嬗变的前夕,人们一方面享受着远比过去丰富的物质供应,另一方面也对社会上出现的种种现象感到迷惘和不安。

反思国民性和批判社会,可以说是文化界的主流声音之一——并且大家觉得习以为常,甚至认为这就是文化人独立意识、批判精神的表现。

张潮在这方面也不是没有先例,从《少年的巴比伦》《少年如你》开始,除了少数几部作品,他都对当今社会的种种弊病进行了揭露和抨击。

到了《最后一课》与《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