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杀人 赠诗,江南事毕(大(5 / 6)
已经在尽力救援,火势暂时可控。”
听见这话,站在码头上的齐政暗叹一声,回想起了那个鲁夫人前来选人的午后。
因果报应,循环不爽,一饮一啄,皆有定数啊!
听闻火势可控,众人也松了口气。
一番话别自不用多说,卫王率先登船。
正当杨进登船之时,忽然舢板被跟随其后的护卫踩得一晃,杨进竟然一个没站稳,失足落入了水中。
一帮护卫登时像是被吓傻了一样,愣愣地看着在水里扑腾的杨进。
卫王冷声道:“还傻站着做甚,还不速速救人!”
这时候,护卫们才如梦方醒,跳下河去救援。
结果田七一个着急,直接落在了杨进身上,一脚将他踹进了深水里。
等他们七手八脚地在水里扑腾半天终于把杨进救起,这位曾经在苏州呼风唤雨的织造太监已经没了呼吸。
“我等无能,请殿下责罚!”
董世瞧见这一幕,喉头滚动,只感觉腿肚子都在打颤。
高远志也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陛下身边大太监童瑞的干儿子啊,就这么杀了
在整个码头的一片死寂中,卫王平静地叹了口气,“将杨公公就近安葬在苏州吧,此事本王回京,自会向父皇禀报,如何定夺,稍后再说。”
说完,凌岳便直接吩咐道:“起锚!”
在船上,卫王、凌岳、齐政,并肩而立,看着渐渐变小的苏州城,回想起这如梦似幻的两个多月,对视一眼,齐齐一笑。
码头上,一众苏州士绅,齐齐松了口气。
瘟神终于走了。
苏州的天,江南的天,终于又要晴朗起来了。
船队一路前行,两日之后,便抵达了镇江。
码头上,早早便站着一群人,朝着船上招手。
为首的红脸老头儿,身着二品官袍,赫然正是原地起复的现南京巡抚陆十安。
他身处南京,最好的自然是顺江而下,在镇江等候送别。
卫王等人也早接到了陆十安的书信,知晓此事,船队有序地在码头靠岸。
当船队停稳,卫王等人走下,陆十安连忙迎了上去,“殿下。”
卫王也立刻快步上前,扶着他的手,“陆大人,远来相送,小王受之有愧啊!”
“殿下巡抚江南,功成而还,江南风气为之一振,下官于公于私,都该相送啊!”
二人寒暄两句,陆十安便提议道:“殿下,这旁边便是有天下第一楼之称的镇江北固楼,咱们登山一观,可好”
卫王自无不可,他也有心真个收服这位志趣相投的封疆大吏,于是,护卫开道,卫王、凌岳、齐政、陆十安,再加上一个周坚,五人一起登上了北固山。
站在北固楼中,眼前是大江奔涌,对岸遥望着淮上,很难让人不生出几分豪情。
卫王转头看着陆十安,“陆大人,赴任已近两月,感觉如何”
陆十安叹了口气,“江南之地,积弊重重,虽有殿下以超绝之志,暂时逆转局势,但陛下之志,你我之愿,在整个江南势力之前,确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
卫王点头,“既然如此,便当徐徐图之,心急之下,反倒容易酿成大祸。”
陆十安嗯了一声,“殿下说得不错,便如当年,刘宋莽撞北伐,最终却失掉了整个两淮,北魏之军队肆虐于国土,生民哀嚎,自此南北攻守之势逆转,自当引以为戒。”
“更何况,如今天下,亦有北渊虎视,若是一个不稳,更有可能让异族铁蹄踏入神州,重演当年祸事。”
但旋即他又叹了口气,“只可惜,老夫如今这年纪,恐怕也只能再守几年,难有存进了。殿下若是有心,还当早作打算才是。”
卫王神情凝重,正要点头,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