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3 / 4)

加入书签

千世界的寿命。

也就是说,在大千世界毁灭的那一刻,人还依然存在着。

修道人与天夺命,向天索命,领悟自然造物之道,逍遥自在,更参透一层层的空间之谜,领悟一层层的空间之力,形成一股股的强悍能力,超脱物外,好不容易修炼成阳神,乃天地至尊,但是感受到自己的寿命一分一秒的减少,却毫无奈何,这种神通广大,等于是每天都在看着自己的生命在流失,而没有丝毫办法,杨道修炼到造物主,都感觉到自己掌控一方,无所不能,掌控天地都如意,修炼到阳神,强悍何其强大,但即使如此,仍然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这是何等的一种悲哀!

正因为如此,才有世间如苦海一说,世间就是一个大苦海,人在其中,就如同苦海中的舟筏,而舟筏中的人,则是人的神魂,这一个比喻,极其形象的点名了整个大千世界,包括杨道在内,所有的生命,都以一种特殊的形势存在着。

“超脱彼岸,超脱彼岸,我的宏远,承载的就是彼岸之道,我所诸多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一个开头,道可道,非常道,但是却是我必胜精华所凝练,这样的工程,必定不是许许多度的人集合在一起能够写成的,这并不是易子的易经,需要许许多多的大儒,贤者共同著作,以易子为中心,我的道德经,乃是真正的彼岸之道,彼岸一成,道可道的音符,也会真正的震荡在这个天地之间,所有的一切声音,都消失,包括易经在内,唯有道德,人人都有道德,就连天地都有道德,那这样的世界,就算再差,也绝对比易子所创造的人道之界要好得多,我的宏远,也就真正的达成了。

历史之上,并没有记载易子渡过彼岸的,就是在一些古老的道法道教之中,都没有这样的记载,而且这也没有什么可记载的,光看眼前的大千世界,人道的发展,就足以看出易子所谓的彼岸,并没有达成,如果大成彼岸,那么易子的宏愿,就会彻彻底底的实现,大千世界,也绝对不会是这个样子。

易子的修为,其实也是整个大千世界的浓缩,一个比上古差很多,但是也不算没落的世间,人道虽然不完美,但是却比太古茹毛饮血,魔神统治天地,人命比草贱的地步好多了。

起码以前的大千世界,是不可能人人都有个温饱,除此之外,还有闲暇功夫休息其他秘籍的,但是在眼前的大千世界,这样的一幕,却是存在的。

虽然不敢说天下十成十的百姓都是如此,但是大部分,还是实现了真正的温饱。

比之以前的太古却要好太多,就是上古时期,百家争鸣,百圣齐鸣的时代,都要宏大,起码那个时代,虽然大千世界的道术发展,到了一个巅峰,但是人道发展,却是没有什么起色,上古时期,魔道兴盛,虽然正道发展也不错,但是却阻止不了魔道,那个时代,正道自己自顾自,人人自私自利,与天下黎明的死活,根本就不屑一顾,制止不了,任期魔头肆虐人间,是到了后来,正道之中除了几位有正气的人,联合一起,才将魔门赶出了大千世界。

上古时代,真正掌握力量,有发言权的,是百家道门,其他之下,极微尘土,就连皇权,都没有丝毫的威慑力,而到了中古中期,皇权突然鼎盛起来,数位圣皇出现,把持社稷神器,鬼神都要为之听命,俯首称臣,又过了数个时期,突然又出现了一群群圣人,口中说着把持正道的人,这些人,削去了圣皇头上的四道,要知道,在上古,圣皇的称呼,不是九五之尊,而是九九至尊,九九,代表天地极致的存在,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中古诸子联手削去了圣皇头上的四道,成为如今的九五之尊,人间的皇帝,就算再强大,也不会是九九至尊了,那个时代,道门之间发生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直到后来,易子横空出世,睥睨天下,统一天下,真正的天下大一统,建立起所谓的正道,翻云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