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凤雏险计(2 / 3)
士元欲使诈降之计?”
庞统颔道:“正是如此。”
“此计万万不可。”诸葛亮也被庞统的大胆给吓了一跳:“那曹性并非无脑之人,若稍有差池,只怕士元性命不保”
“孔明,难道你就不想知道,到底是何人看破你的计策吗?”庞统缓缓说道:“甚至于前年许县之战,莫非你就当真不想知道到底是何方高人所为?”
“亮自然想知道此人身份。”诸葛亮坦白地承认了一句,随即又道:“但若是要以士元安危相换,亮宁可不知”
庞统当即一呆,显然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在诸葛亮心中竟然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眼中不禁流露出感动的神色,随即凤雏的声音便已再度响起:“孔明,能认识到你,当真是不枉此生…”
还没等诸葛亮再度劝阻,庞统的语气已然变得无比坚定:“都督,就让统前往一探曹性的虚实吧”
周瑜其实也不想庞统去冒这个险,不过眼见连诸葛亮都无法改变他的心意,当下也唯有委婉地说道:“士元,纵使你欲诈降,那曹性又如何能信?”周瑜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庞统实行此计有多么地艰难,希望借此来打消对方心中的念头。
“这有何难?”庞统淡然道:“统在东吴本就人缘不佳,若是再以下犯上公然顶撞都督,只怕在场诸位皆无一人会为在下求情。”
这话一出,在场的东吴诸将顿时脸露惭愧之色,只因庞统这话确实是说到他们的心坎里去了。
“苦肉计吗…..”周瑜已然明白了庞统的意思,随即口中便已叹道:“罢了,就依你之见行事吧….”
——
在经过一天一夜的休整后,刘备军的战力也再次恢复到全盛状态。虽然在樊城之战中也损失了数千人马,不过对于总数高达十五万人的刘备军来说,这点损失显然并不足以让他们停下前进的脚步。
虽说樊城之战己方获得大胜,但却也暴露了军中猛将不足的弱点。因此在派人把战俘送回邺城的同时,曹性还另外写了一封书信给刘备,请他派些猛将过来助战。
襄阳城和樊城的距离并不远,甚至可以说就是隔江而治。不过未免己方在渡桥时再度受到袭击,曹性还是先派出百余名斥候在渡桥四周进行彻底的查看,直到确定方圆百里内皆无伏兵后,这才让大军6续渡桥。
虽然同为南郡重镇,但襄阳城的坚固却远非小小的樊城可比;因此待大军尽数渡江后,曹性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派人去仔细查看襄阳城四周的地形,顺便也可以等待正从宛城运来的攻城器械。
襄阳城外——曹性大营
就在曹性和张辽徐庶贾诩在营中商议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时,一名士兵却忽然走进营中汇报,说营外有一形迹可疑的陌生人求见。
“在下蔡和,拜见曹将军。”这位陌生来客看上去十分平凡,但他说出来的名字却让曹性不禁大感意外。
“蔡和?你是蔡瑁的什么人?”曹性显然还不太信对方所说出来的身份,因此方才故意问道。
“蔡将军是在下的族兄。”仿佛是看出了曹性眼中的怀疑,当下蔡和又连续说出了一些昔日刘表麾下旧属的名字以及事迹,然后便低头静候曹性话。
在确定蔡和说的话并没有什么破绽后,曹性又看了看身旁的贾诩和徐庶,待两人都齐齐点头示意后,他这才缓缓对低着头的蔡和说道:“蔡和,若是本将没有记错的话,你如今应当是东吴之臣吧?”
见曹性没有再质疑自己的身份,蔡和连忙回道:“自从刘荆州身陨后,大兄虽为形势所迫不得已归降东吴,但其实心中一直欲为旧主报仇雪恨。”
蔡和这话可谓是半真半假:当年在被东吴军攻破襄阳城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