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封朝的国力!(1 / 2)
正德殿是大臣朝见皇帝的主殿是大封朝的最高决策产生的地方每次朝会,大臣们都会这里,决议天下大事郭德领他进了殿,他便着意地打量起这大殿来
宽敞的大殿内,俱是一色的玉砖铺地四根三人才能环抱的金丝楠木大柱,在四边撑起了这偌大一片殿宇大殿的上首,一块写着‘正德’的泥金大匾下,便是金光灿灿的龙椅龙椅后面,一面雕花的巨幅玉屏风衬底,龙椅前的台阶下,四座镂金的仙鹤间隔挺立两根擎天柱,竖立在龙椅两侧,柱上刻有楹联写着: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难;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
整个大殿既显得肃穆,又显得辉煌大气
而在苏三看来,只这一座大殿,就不知道要花去多少银两这些玉砖,这些陈设,花费的可都是国力那四根金丝楠木三人合围的柱子,是有钱都难以到手物件,这背后还不知道浪费了多少民力,物力
他参看过史书,知道金陵城的皇宫是在原来的行宫基础上,进行扩建的,前前后后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耗费了上千万两白银,才建成如今这样的规模
上千万两白银啊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愤恨的数字因为,上千万两的白银,不是用在恢复国力上,不是用在改善民生上,不是用在对抗京人上,而是白白地消耗在了皇宫的建筑上
封王朝从故都移迁至金陵城时,举国还都处在京人巨大的威胁之下,随时都有灭国之虞在这种情形之下,国君不思进取,不图复兴,还把封朝仅有的国力消耗在了都的建设上,不能不说是败国之举
要不是京人适逢其时的产生了内乱,封朝早已灭亡多时了
饶是如此,封朝人也没有彻底摆脱京人的控制,而是每年都在给京国人进贡,以维持虚假的和平
白银二十五万两,绸缎二十五万匹的进贡,看起来,只是从每年的税赋中抽去了两到三成但京人得了这笔财力,却可以养活数量宠大的军队,然后用这些军队,再来侵扰大封朝
封朝为了抗拒京人的进攻,又不得不把死抠下来的税收,分出相当大的一部份,投入到备战之中京人花着封朝的钱,消耗着封朝国力,打得便宜至极封朝的国主,只要头脑稍稍正常一点,都不会把国库里的钱,在没有意义的地方,花得干干净净
说起来,这的确让人义愤好在封朝到了世宗的手里,趁着京国内乱,强硬地停止了进贡又励精图治二十余年,好不容易才把国力,积攒到一千万两白银的地步交到当今皇帝的手里,终于可以挺直了腰杆对京人说‘不’了
真要是拿这些钱与内乱才稳的京国人硬拼,只要当今皇上的意志坚定,将士肯向前用命,拼死一个京国,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是当今的皇上,却不是世宗心目中理想的皇帝,并没有主动打到京国去的心思这不得不说,是命运给世宗皇帝开了一个玩笑
世宗想要收复北土的遗愿,是想交给由他一手教导出来的太子,来完成的可惜的是,太子太短命,皇上一死,太子也紧接着病死了这才让当今的皇上捡了个大便宜命运就是这么诡测,否则趁着京国积弱多年,封朝人未必不能灭了京国
不过,当今的皇上,性子虽然软了一些,但好歹受了世宗的影响虽于政事并不勤勉,但对于先皇想收复北土的心,还是了解的因此,于京人的态度上,他还算是强硬
京人在世宗驾崩之后,曾派使者强硬地要求封朝恢复每年的纳贡,否则就要兴兵南进
却被皇上一口气撑住了,没有理睬
京人还真就起了兵,可是刚一起兵,就发现西北边的原人也在蠢蠢欲动那时京人内政才安定不久,盘算着无力快消灭封人,因此,只能忍气吞声
如今靖元皇帝登极也有十七年了,这十七年来,在当今皇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