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剑决(1 / 4)
和尚见这两人解的好,说道:“老衲这里还有一题,不知道二位可否再帮老衲一解?”
盛林道:“何谈解题?说得如何只是我们这些晚辈的愚见,说的不好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师指正。”
“哈哈哈”
和尚笑道:“少侠年少却不轻狂,难得难得。”
和尚续道:“话说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好人,却被村民诬陷为无恶不作,杀人无数的恶人,村民都想除之而后快,唯独村长知道这好人是被冤枉的。
如果村长为这好人平反,不但会被村民排挤,还会丢了官职,如果默声不语,则会害了好人,叫真的恶人逍遥法外。
两位施主,如果你们是村长,该如何?”
这会儿江喜梅抢着说道:“这人既然不是恶人,当然不能承受恶果,这村长是村里的领袖,说话自然可以服众,既然他知道真相,那应该站出来,如果领头之人都不能敢于说真话,那世上还有谁能为好人平反呢?”
盛林点点头,道:“姐姐说的对。
如果诬陷好人,那不就等于助纣为虐吗?不过世事难料,有时候帮助人要看是否自己有能力,如果自己能力不足,又逞英雄,那不但救不了人,还会把自己也搭进去。”
和尚大笑道:“智谋深邃胜刀兵,策划精微破敌营。
不战而屈人上策,无为而治显高名。
千般巧计安天下,万种机谋定太平。
武力虽强终有限,智谋无尽可长赢。
阿弥陀佛,没想到老衲此番前去峨眉山,能遇到两位施主实在是幸何如之。”
三人继续前行。
他们每日酉时入店歇息,辰时启程赶路,日日如此,过了四日已到峨眉山地境。
和尚远处观山,吟道:“峨眉两山横蜀土,五岳之外更奇睹。
千年积雪净含春,几道奔泉寒迸雨。
峨眉山真的是名不虚传呀!”
江喜梅幽幽说道:“弟弟,你看这和尚又在掉书包了。”
盛林小声回道:“姐姐别乱说,我看大师一路常持佛语,善谈佛理,应该是位得道高僧,我们这些后辈还是不要对这老人家妄加揣测。”
盛林对和尚说道:“大师,您是第一次来峨眉山么?”
和尚合掌说道:“惭愧惭愧,老僧一生只去过金陵的报恩寺,峨眉山确实不曾来过。”
江喜梅又道:“这和尚既然是位得道高僧,却不曾拜访峨眉山,真是奇怪呀。”
峨眉山乃是中国佛教名山,故江喜梅才说这和尚怪异,盛林怕她说话出言不逊,触怒了老和尚,就凑在她耳边不停轻道:“小声点,小声点。
这位大师怕是终身闭关,足不出户也不足为奇。”
适才盛林一直不敢询问和尚的尊姓,怕是对长辈不敬,恐他不但是个得道高人,且在江湖中也名声显赫,他此次前来峨眉山想必也是参加葵花大会的。
盛林回对江喜梅说道:“这次葵花大会高手如云,我们这些无名小卒还是少说话为好。”
三人又行数里,来到峨眉山下。
只见这和尚碎步上阶,步履轻盈,迈踏之时,每点一步都跃出丈远。
他时走时踏,不一会就没了影。
盛林上次来峨眉被误认为是马派的贼匪,故未走正路,历九死一生才上得山顶。
而这次盛林和一个不懂武功的女子爬山,需处处顾及她的安危,所谓蜀道之难难上天,峨眉巍峨更无前。
云遮雾绕千峰隐,石径蜿蜒万壑连。
两人爬到妙音阁用了半日,爬到山顶又用半日。
而这和尚攀顶只用了一个时辰,此时正好有几个尼姑在寺前相候,为的正是云去来,而之前一直和她一起的云来去却不在其列。
尼姑们见这和尚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