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魔怔(2 / 4)
了禅院之内。
杨五郎听闻弟弟派人来看他,就出来迎接,只见这人身魁力壮,胸前挂着大佛珠,状若鲁智深。
他见到焦赞,就把他请到上座,问道:“杨六弟今日可好?”
焦赞摇了摇头,说道:“辽国近日来犯,摆出天门阵,这阵法复杂多变,大帅他无能为力,不知五师傅可有对策?”
杨延德闻杨延昭遣使来劝,意欲促其出山杀敌,便坐到蒲团上面,手持佛珠,缓缓而言:“吾之四兄,皆已捐躯,今我身寄佛门,心无俗念,你还是回去吧。”
说着就摆了摆手,示意使者退去。
小和尚请出焦赞,恐无法复命,他刚踏出屋门便折返回来,说道:“今日太晚了,五师傅何不留我住一晚上呢?”
杨延德谅这人是杨延昭的亲信,说道:“施主远来是客,请随寺内沙弥去后堂用斋。”
焦赞来到后厨,沙弥将饭菜摆在桌上,而此时焦赞见厨内房角处有个大沙坛,清香缕缕,自坛中溢出,说道:“小和尚你去忙,我用餐的时候不习惯有人伺候。”
见沙弥离开,焦赞就拿起碗来,拨开沙坛,满了酒,一饮而尽,叹道:“没想到这禅院清幽之地还有如此好喝的美酒。”
说着焦赞又盛了一碗,还未开饮,杨延德走进门来。
焦赞大惊,这满酒的碗没端住,就倒向一边,只见杨延德右手捧碗,将洒出的酒尽数接住,又空翻了一圈,双手持碗,举在焦赞面前,他惊呼道:“果然是好功夫。”
“既然五师傅舍身救酒,我这碗就敬你了。”
焦赞双手抱拳。
杨延德知道焦赞的意思,便叹了一声,说道:“国家有难,尔等自当挺身而出”
焦赞听五郎开口说这话,心中大喜,说道:“听闻杨家将七郎八虎各个骁勇善战,如今一见,果不虚传。
我大宋若无杨家将,犹如无牙之虎,任人宰割。
今辽国屡犯边境,又布下天门阵,此等危机,恐非杨家不能解。”
接着焦赞垂顿足,叹了口气,说道:“只是我家大帅孤立无援,寡不敌众,这次怕是凶多吉少了。”
杨延德道:“你说我们七郎八虎骁勇善战,可如今我兄弟死的死伤的伤,我为何出家难道你不晓得么?”
原来杨延昭是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六子,人称杨六郎,而杨延德是杨延昭的哥哥,故人称杨五郎。
当年杨业携七子上山拜佛,遇到方丈智聪禅师,他乃得道高僧,洞察天机,深知如果杨家继续北战必将有灭门之灾,但念在杨业以天下为己任,不敢与他道破天机,就劝其解甲归田,隐居山林。
没想到杨业为平宋辽两国干戈,欲携七子在金沙滩和辽国大战,杨延德的几个哥哥全部战死,而他趁被辽兵追赶之际,取出智聪禅师给他的锦盒,见里面有剃刀度牒,便削为僧,隐匿在五台山中了。
杨延德问道:“你为何觉得有我定能破这天门阵?”
焦赞起身一拜,说道:“闻五师傅昔日曾退敌千万,于追兵丛中亦能全身而退,其英勇无敌,吾自当学习。
今辽国布下天门阵,虽为险局,但想五师傅之智勇,定能破此阵无疑。”
杨延德直摇头,说道:“败军之将,何足当将军之誉?然既蒙厚爱,吾愿即刻随将军下山,共保大宋江山。”
“阿弥陀佛”
智聪禅师进了后堂,说道:“见过焦施主。”
两人见到方丈,即刻向前行礼。
智聪禅师道:“此战延德怕是一去不回。”
杨延德知道禅师有洞悉天机的奇能,就给他跪下,道:“如今辽国犯我大宋,我身为杨家五郎,岂能坐视不理。
此次一去我宁愿战死沙场,请师傅成全。”
说着就给禅师磕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