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悲讯(3 / 4)
吟出一《贾生》,此诗他竟未曾深研,颇感陌生。
正当他思索的时候,张金花的枪便已伸到他的眼前,她只是轻轻一拨,将枪拍到他的胸前,杨文广还未反应过来,就被摔在地上。
张金花摇摇头,叹了口气,念道:“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张金花道:“你既没有对出诗来,比武也输了。
看来你练了那么久还是没有长进。”
杨文广从地上爬了起来,说道:“娘,你耍赖,每次都是你出题目我来对,要是我出一诗,你未必能对的出来。”
张金花道:“是么?我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还能被你问住么?你说来听听,看为母的到底会不会。”
杨文广想了一会,道:“草深鱼跃禾风醉,你能对出下联么?”
张金花心下吃了一惊,问道:“这诗也是你师父教的?”
杨文广道:“正是我师父教的,怎么样你不会了吧。”
张金花笑道:“这我确实没听过,那你说说下一句是什么?”
杨文广哈哈一笑,道:“下句是花艳蝶飞春意浓。”
张金花嗤笑道:“你言此诗非诗,实乃可笑之至。
然你所出的诗,我亦不能作答,如此便算作你我平手吧!”
杨文广高兴着说道:“那我不用抄《论语》了么?”
张金花道:“暂且饶你,不过若你明日不好好给你爹预备寿辰,就罚你抄十遍。”
杨文广一下子跳下了台子,高兴地喊道:“知道了娘。”
说后一溜烟跑了。
周云镜道:“文广精力旺盛,令人羡慕不已。”
张金花叹道:“我儿已至弱冠之年,仍孺子之态,终日依恋母侧,呼娘不止,实应寻一职,令其担当,以成其器?。”
翌日一辰,天波府内众人忙碌,张灯结彩,杨府大堂内,杨家媳妇儿都穿着红装,如待嫁一般。
佘太君坐在正堂,右手扶着蛇杖,面带微笑。
而王兰英为要给杨宗保祝寿,也从三关赶了回来。
而此时张金花却驻足在院内,不停向府外张望。
佘太君向堂内众人询问:“谁知道我孙儿宗保已到何方?”
大堂内人人面面相觑,无人作答,杨文广上前给佘太君鞠了一躬,说道:“我爹怕是已快到府外,我这就和娘一起去迎他。”
果然府外有人聚集,佘太君和董月娥、马赛英及其他几人大喜,即刻出门迎接。
只见焦廷贵、孟怀源两名大将匆忙赶来。
佘太君不见杨宗保,预感不妙,跟着上前问道:“出了什么事情,我孙儿去了哪里?”
焦廷贵哭着说道:“?杨元帅和两位杨将军被困金山笼,探路西岭,他们中了夏人的埋伏,中箭殒命,现边关告急,我二人特此求援?。”
张金花一听此信,只觉得眼前一黑,立刻晕了过去。
佘太君身子一歪,被她身后的王兰英架住,董月娥几人将她扶到中堂。
杨文广抓着焦廷贵不放,说道:“这不可能,我爹战无不胜,那西夏番人岂有如此能耐?我不信,你一定是在骗我。”
此时众杨家女将哭成一片,王兰英上来把着杨文广的手,说道:“战场生死大事岂是儿戏,两位将军说你爹已死,那便是了。”
大堂之内的彩灯和寿食都被取下,换上了素布白烛,厅内一片哭声,不绝于耳。
佘太君缓了好久,哭泣道:“我君令公战死沙场,我四子战死金沙滩,没想到想我五个孙儿,宗英、宗勉征辽而亡,今日宗保、宗峰、宗山又为国捐躯。”
杨文广哽咽着问道:“太奶奶,为何我杨家男子都不能善终呀?”
佘太君起身走到杨文广身旁,说道:“莫要说此话,杨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