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硝烟(4 / 4)
/p>
滋圃抱拳道:“教主有命,属下岂有不从之礼,请教主尽管吩咐。”
张钊道:“我虽非真的观北门教主,然易名此派,重整教风,就是叫江湖知道观北门非邪魔之流。
林则徐奉旨禁烟,正气凛然,民心所向,如日中天。
我们若逆时而动,与他作对,岂非自绝于江湖中么?”
滋圃拜道:“教主的意思,属下明白了。”
戌时即至,众人皆抬巨鼓而出。
十余壮汉,袒露臂膀,列阵如龙,各执鼓槌,蓄势待。
忽闻一声号令,鼓声顿起,震撼天地。
壮汉们挥槌如雨,鼓面震动,声传数里。
虎门之畔,波涛似亦应和,鼓声与海浪共鸣。
众人围观,欢声雷动,嘻笑之声,传遍四野。
滋圃见林则徐站在高处,捋须大笑,便走到他的旁边,给他拱手作揖。
林则徐见滋圃前来,便还礼道:“关兄,这次禁烟多亏了你和夫人,若非如此,老夫就算有通天之能,也无能为力。”
滋圃道:“林大人,之前我在林府说话莽撞,多有得罪。”
林则徐笑道:“六百年前的事情,有谁说的清楚呢?关兄,你可知道‘观北门’这名字的来历么?”
滋圃闻之,大惊失色,急趋而前,拱手作揖,问道:“我夫人杨选所撰的《前世集》中未曾记载‘观北门’所寓之意,我父亦尝究之而不得其解。
莫非林大人独具慧眼,洞悉其微,竟知此名的深意吗?”
林则徐微微点头。
滋圃面露喜色,他复整衣冠,长揖及地,恳切而问:“观北门之意,实令我教众困惑已久。
今遇林大人,望能垂怜赐教,开我等茅塞,解此多年之惑。
我观北门当铭感五内,没齿难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