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宴中(2 / 4)

加入书签

,实乃我府荣幸。

家祖蒙诸位鼎力相助,方能于江湖中立足。

今日,小女子怀胎四旬有余,实难消受烈酒,故以一杯素酒敬各位,略表寸心,还望诸位前辈莫要嫌弃。”

说罢,双手捧起玉爵,敬向众人。

张全德忽仰而笑,说道:“毕德,今日我高兴,不如你出去会会众江湖英雄,今日这大席副位,便由我儿媳代坐。”

张毕德将乐寻书请至副座之上,复向众人抱拳,继而转身大步离去。

而九葵则静立于乐寻书身后。

马步芳心生好奇,粗声问道:“你们宫庄何时改了这等规矩,寻了这些小妞来做丫鬟?何不叫她们摘了面具,让老子瞧个真切!”

全飞云亦抚须说道:“今日我在庄外亦见到不少戴面具的女子,实令人匪夷所思。

想上次我来宫庄乃庄主大寿之日,那时并未见有此等女子。

莫非”

张全德复大笑起来,道:“诸位有所不知,她们是我宫庄的圣女。

只因前些日子,毕德说这些圣女容貌丑陋,恐于传令大典之日,污了众人的眼目,故命她们戴上面具会客。

若这些圣女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诸位多多见谅,莫要怪罪。”

崆峒派的郑观鹰性急如火,说道:“人家圣女想戴面具便戴,岂容得我们这些外人妄加掺和?倒是传闻宫庄少夫人长得国色天香,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不知少夫人可为肚中麟儿起了名字?”

乐寻书微微躬身,轻柔回道:“郑大哥,为子取名是我与夫君的大事,尚需细细斟酌。”

郑观鹰道:“今日众豪杰齐聚于此,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且今年又逢大喜之年,祥瑞盈门。

不如我等共聚雅意,一同为庄主的贵孙起个佳名,以添喜气,诸位意下如何?”

张全德忙摆了摆手:“大家有所不知。

我父张万德,我张全德及犬子张毕德,祖孙三代之名皆有一个‘德’字。

此‘德’意在以德服人,秉持忠义。

我期望我孙儿日后能光耀门楣,将祖宗基业扬光大;完璧我祖上所遗宝典,令其重现昔日光彩。

故而,我已为其取名为张耀德,在此就不劳烦诸位英雄了。”

罗小仙见张全德有意将《葵花宝典》说成自家祖上之物,心中怒火骤起,她面色瞬间大变,只觉胸中憋闷,似有千言万语,却又难以启齿。

全飞云微微一笑,起身拱手道:“庄主何必如此墨守成规?张家几代人苦寻宝典而未得,想必是时运未至,今日庄主广邀各路英雄同聚一堂,此乃百年难遇的盛事,恰似天赐良机。

何不借此佳机冲冲喜气,令我等为贵孙取名?说不定名字一变,家运亦随之而变,这宝典就找到了呢。”

此言一出,众人皆哄堂大笑。

静尘师太双手合十,微微欠身,道:“出家人四大皆空,知足常乐,无欲无求。

今观少夫人之名中有一‘乐’字,寓意吉祥,不如就以‘乐’字做其名,诸位以为如何?”

张全德笑道:“好!

师太果然精通佛理,慧眼独具。

此名甚合我意,既如此,那我孙儿就叫张乐德。”

此言甫落,郑观鹰神色凝重,急忙说道:“依我之见,恐此名不吉。”

众人皆面露诧异之色,张全德盯着郑观鹰,急忙问道:“这是为何?”

郑观鹰微微抱拳,说道:“适才庄主说历代张家之名皆有一个‘德’字,取‘以德服人’之意,然我却不敢苟同。”

张全德心中怒火骤起,但闻‘啪’的一声脆响,他竟用力将手中酒杯捏得粉碎,众人见状,皆惊愕不已,厅堂内顿时鸦雀无声。

郑观鹰忙又抱拳,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