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谎言(3 / 4)

加入书签

天皇裕仁随黑龙会秘密前往中国东边的金陵城。

裕仁于城中邂逅尊母,二人目光交汇,情愫暗生,未几,尊母便怀了天皇的骨肉,本应是一段佳缘,奈何战争无情,在一次军事冲突中,二人于慌乱中失散。

之后,尊母幸得张毕德搭救。

张毕德念其可怜,便带她奔赴西北。

那时,张毕德的父亲张全德求子心切,见尊母温婉贤淑,便撮合她与张毕德喜结连理。

尊母迫于无奈,又念张毕德救命之恩,遂委身于他。

而后于金秋之月,恰逢传令大典之期,尊母将您诞下。”

张毕乐大惊失色,俏脸瞬间变得煞白,急忙问道:“师傅所言莫非我是那天皇之女?”

石德全微微点头,回道:“正是如此,张庄主说您有刘邦的际遇,夸赞您有帝王之相,此话我细思之,认为不无道理。”

张毕乐嗔道:“胡说!

我娘既然怀了天皇骨肉,又岂会轻易嫁给别人?我娘素来贤良淑德,岂是那种不守妇道、水性杨花之人?师傅莫要在此污我娘的清誉!”

言罢,她小手一掐,似要与人理论。

石德全赶忙拱手作揖:“少庄主息怒,当时尊母遇到天皇的时候,天皇怕尊母不从,便谎称自己是个东瀛流民,只可惜二人失散后。

尊母苦寻天皇多日,却杳无音讯,她以为天皇已死于战火之中,而自己亦被掩埋在废墟小屋之下,尊母万念俱灰,多亏张毕德及时相救,她才得以死里逃生。

为了答谢张毕德救命之恩,尊母才委身于他。

且嫁给张毕德之时,她腹不显怀,众人皆未做他想。

既然天皇能看上尊母,足见尊母贤良淑德,又岂会是水性杨花之人呢?”

“哼!”

张毕乐气得通红,她小手一盘,嘟囔道:“既如此言,如今日本人战败,天皇归国,何不将我与娘亲一并带上?反将我们两人弃于异乡,令我们饱受相思之苦呢?”

石德全道:“日本战败之际,国中大乱,多有孤儿流落中国,岂止少庄主一人?然天皇这几年未忘却你们母女二人,一直暗中派人打听你们的下落。

直至今年孟夏,方知尊母嫁到了宫庄,故特派我前来此处,与你们相见。”

张毕乐心中大喜,急问道:“那天皇可是要接我和我娘回国?”

石德全神色一肃,道:“日本刚刚投降之时,局势动荡不安,天皇仓促撤离,诸多事务皆未能妥善安排,未能接皇后与皇女归国,实乃一大憾事。

不过天皇有密令传下,待日本重建,经济复苏,国力渐强之际,必将您和尊母接回。”

“只是”

石德全话音一转,面露难色。

“只是什么?”

张毕乐甚为焦急,随即从桌子上一跃而下,三步并作两步,冲到石德全面前,一把抓着他的宽袖,急切询问。

石德全心中一惊,赶忙后退了一步,战战兢兢:“古之礼制,森严有序,上以明尊卑之序,下以定亲疏之别,实为邦国纲纪、人伦准绳。

皇女殿下乃天家贵胄,金枝玉叶,于我日本的规矩,大臣或位尊权重者与殿下说话,需先于丈远之处俯至地,行跪礼。

石某不过一介微末之身,按理,我应于斋外恭候殿下旨意,待殿下传召之后才能与您说话。”

张毕乐急忙问道:“师傅远道我宫庄而来,自然要入乡随俗,我还不是皇女,更不是什么殿下,不需要守这宫矩,只是师傅适才欲言又止,还请您把实情相告,我好早日找寻我的生父。”

石德全道:“日本天皇裕仁偶闻中国藏有一本武学奇书”

未及石德全说完,张毕乐急切抢道:“师傅所说莫非是《葵花宝典》吗?”

石德全微微颔,续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