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藏语(3 / 4)

加入书签

转、悠扬和缠绵等情感来,于是,他们便玩起了新的花招。把四五六七字的句子随意组合,在规整句之外,搞出了长短句。

    比如说: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里面,三字句有,四字句有,五六七八字的句子都有。

    这样一来,皆大欢喜!比起固定的规整句式来说。这种长短不拘随意组合的句式,显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更丰富的情感表达。

    然后大家就有了两种不同的呻吟句式,许多人都感觉,自此以后。又一次海阔天空了。

    但是慢慢地,问题又来了!

    那就是人类的许多情绪与感情本是相通的。许多情感。前面人家已经呻吟过了,你再呻吟,那就叫老调重弹了,老调重弹不怕,怕的就是你弹的没人家好!

    随着时间的车轮越往前滚,同样的老调弹的人越来越多。所有可以发挥的地方都被人家给发挥了,这样一来,就真没法弹啦!

    那怎么办?

    凉拌!

    真的是凉拌。把前面那些人呻吟过的东西,这里截一段。那里采一段,拼合起来,再看,嘿,一个新奇有趣的东西又诞生了

    这就是方天前世时,华夏古代,诗(规整句)、词(长短句)、对联(拼凑句)相继诞生的情形。

    不过,再一次地,等拼凑句也被玩残了之后,人们就发现,其实,在这三者的基础上,还可以再挖掘出一种很好玩的东东出来。

    怎么挖掘?

    比如说,在规整句里,有一个这样的句子,“无边落木萧萧下”。

    现在,请先把目光转向金陵,也就是素有“六朝古都”之称的金陵,这六朝古都,是指哪六朝呢?

    答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吴(被诸葛亮坑蒙拐骗过一把的那个)、东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那个王谢所在朝代)、宋、齐、梁、陈。

    这里面,齐、梁两个朝代的皇帝,都姓萧,于是,“萧萧下”,就指向了齐、梁后面的那个朝代,陈。

    “陈”在古代不是方天时代的简化字形状,而是“陳”,耳朵旁边上,有个木,有个日。

    现在,将这个“陳”锁定,把它给“无边”,然后再“落木”。

    “陳”,“无边”之后,去掉了耳朵旁,就变成了“東”。

    “東”再“落木”,把里面的“木”去掉。

    现在,“无边落木萧萧下”这七字句,到底指代的是什么,暗藏的是什么,就这么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