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原始文明态(3 / 4)

加入书签

00%纯正的纸,不打一点折扣的。

    简单不?

    就这么简单。

    谁说不简单的,拽衣领拖着连人带衣一起扔到洗衣机,不,进化机里,加速进化个一百亿年,再出来说话。

    总之,所谓“造纸”,那基本的过程,也就是这样了。

    不过当然,在这个基本过程的从始至终,从前到后,有种种种种种种种讲究。一点不讲究,也可以,不过造出来的,只能是最劣最劣的纸。

    要想把纸造得好一点。再好一点,再再好一点,再再再好一点

    注定需要一点点地讲究起来。

    把“造纸”过程的每一步,都讲究着。

    比如说,最开始的,造纸原材料的选择。

    树皮嘛,这个大家都知道。

    但是,哪种树皮更好一点?杨树皮还是柳树皮?桑树皮还是梓树皮?又或者10%杨树皮+20%柳树皮+30%桑树皮+40%梓树皮的复合?

    树皮外面的黑质要不要去掉?最里面的白皮要不要去掉?

    复合树皮中,几种树皮的黑质是不是要全部去掉?

    几种树皮组成的复合树皮中,是不是可以加点草?加点竹叶?加点竹筒?甚至加点竹笋?

    等等等等。

    这就从简单到不简单了。复杂化了。

    看,你头大了吧?

    不过却正是“头大之中见水平”,“头大之中见高低”。

    不说别的,就这一项,“造纸原材料的选择”。就可以让一个造纸的人,研究终生。

    原材料选好了。然后。水解。

    是采取捶打法还是搅拌法?

    是采取自然腐蚀法还是加料腐蚀法?什么石灰水什么强酸弱酸统统上

    如此,一步一步,每一步,都是一个无尽广阔的天地。

    单纯从理论来讲,想要把纸造好,造得很好很好。无近接近“完美”的好,这个人,需要是一个植物学家,一个地质学家。一个材料学家,一个动力学家,一个化学家

    如此这般,近乎无限地“家”下去。

    最后,得到这样的结论,“想要把纸造好,这个人,最好是”

    “最好是创世神!”

    因此,这般稍一阐述,就可以知道,在社会生产力极大的大发展之前,比如说前世的中国古代,纵然造纸业再发达,一个镇都可以有十家百家一千家的造纸作坊,但是,限于生产力状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