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2 / 3)

加入书签

许攸却整日在曹操面前晃悠,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阿瞒啊,若不是有我的良策妙计,你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夺取冀州呢?”

“要不是有我许子元,你们这些人恐怕早就成为袁绍的阶下囚啦!”

“阿瞒,如今冀州城已被我们攻下,这可是大功一件啊!我觉得应该尽快向天子上表奏明,将我这位谋主的功劳呈上去,您觉得如何呢?”话之人满脸笑容,似乎对自己的功劳颇为自得。

然而,曹操只是微笑着,与这位发好友打着哈哈,并没有明确应允他的请求。

许攸见状,心中有些不快,但也不好直接发作。不过,他的这种行为却引起了许多将士的不满。

这一天,许攸偶然间看到正在忙碌的许褚,便又忍不住洋洋得意起来,对许褚道:“你看看,如果没有我,你们怎么可能这么顺利地进入这座城池呢?”

许褚闻言,猛地回过头来,满脸怒容地吼道:“我们可是经历了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浴血奋战才夺得这座城池的!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夸夸其谈?”

许攸却不以为意,反而用手指着许褚,轻蔑地道:“就连阿瞒都对我敬重有加,你们这些匹夫又算得了什么!”

许褚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他怒不可遏地拔出佩剑,直直地朝着许攸刺了过去,口中还怒喝道:“丞相的名也是你能随便叫的吗?”

只见剑光一闪,许攸甚至来不及反应,头颅就已经被许褚砍了下来。

许褚手提许攸的首级,来到曹操面前,面无表情地道:“丞相,许攸对您无礼,我已经将他斩杀了。”

曹操看到许攸的头颅,不禁心中一震,他凝视着那苍白的面庞,回忆起与许攸的过往。

“子元与我乃是故交啊,我们常常相互戏谑,如今他却遭此厄运,这到底是为何呢?”曹操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惋惜和不解。

一旁的许褚见状,赶忙上前请示:“许将军,是否要将子远厚葬呢?”

曹操点了点头,吩咐道:“务必将子远以厚礼安葬,让他安息。”

许褚领命而去,曹操则转身继续处理内政事务。

待一切处理妥当后,曹操独自一人来到袁绍的墓前。他静静地站在墓前,凝视着那座墓碑,心中感慨万千。

“昔日,我与本初一同起兵之时,”曹操的声音在空旷的墓地上回荡,仿佛将时光拉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代。

“本初曾问我:若事不济,方面何所可据?”曹操的话语中流露出对那段历史的深刻记忆。

“我当时反问他:足下意欲如何?”曹操回忆起当时的对话,嘴角微微上扬。

“本初答道:我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曹操的声音渐渐低沉,似乎在回味着袁绍的话语。

“而我则回答道:我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的语气坚定而自信。

“然而,时光荏苒,如今本初已然逝去。”曹操的声音中充满了悲伤,“我怎能不为之流涕呢?”

到动情处,曹操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他缓缓地半跪下来,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他的哭声在墓地上空回荡,仿佛是对逝去的友谊和岁月的哀悼。

哭过一场之后,曹操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但他的脸上仍然带着无法掩饰的悲伤和愤怒。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下令道:“河北居民遭兵戈之难,苦不堪言,今特免其今年租赋,以安民心。”

一旁的许褚闻言,连忙应道:“遵命!”随即转身离去,去执行曹操的命令。

曹操稍作停顿,接着道:“许褚,将沮授、审配、辛评及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