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碳纤维复合材料(3 / 5)

加入书签

在冲洗掉一天的疲惫。

王木最擅长做红烧鱼。炉灶上的火熊熊燃起,锅热后倒入油,待油微微冒烟,他轻轻将鱼放入锅中。“刺啦”一声,鱼与热油亲密接触,瞬间泛起金黄的涟漪。他耐心地转动着锅,让鱼的每一面都均匀受热,直至变得金黄酥脆。接着,依次加入葱姜蒜、酱油、料酒等调料,厨房里顿时弥漫起浓郁的香味。小火慢炖,让每一丝鱼肉都充分吸收调料的醇厚滋味,汤汁在炖煮中逐渐变得浓稠,包裹着鱼身,色泽诱人。

清蒸鱼也是王木的拿手好菜。他将处理好的鱼放在蒸盘上,铺上姜片和葱段,淋上少许料酒。蒸锅上汽后,把鱼放入,随着蒸汽的升腾,鱼的鲜美被一点点激发出来。几分钟后,打开锅盖,热气扑面而来,鱼的鲜香瞬间弥漫整个空间。最后,淋上热油激发出的蒸鱼豉油,那鲜嫩的鱼肉,搭配着清香的葱姜,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孩子们围坐在餐桌旁,眼睛紧紧盯着厨房的方向,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父亲的手艺。当一盘盘色香味俱佳的鱼被端上桌时,孩子们的欢呼声和赞叹声此起彼伏。看着儿女们大快朵颐的模样,王木的心里满是幸福。

在王木看来,做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儿女们的味蕾,更是一种爱的传递。每一道工序,每一种调料,都饱含着他对儿女深深的关怀与疼爱。在那些弥漫着鱼香的日子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就是王木心中最温暖、最珍贵的时光。这份对儿女的爱,就像那一道道美味的鱼,永远留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温馨的陪伴。

王木的厨师证之路

王木一直对烹饪怀揣着浓厚的兴趣。小时候,当别的孩子在外面玩耍时,他就喜欢待在厨房,看着父母做饭,那些食材在锅中翻滚,渐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这一切都让他着迷不已。

随着年龄增长,这份兴趣愈发强烈,王木决定将其发展为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一家知名的厨师培训学校,开启了艰苦又充实的学习之旅。

理论学习阶段,王木要记住大量的知识。从食材的特性、营养成分,到各种烹饪手法的技巧和火候的控制,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是他努力的见证。为了记住不同香料在不同菜系中的运用,他常常在深夜还在背诵,困了就用冷水洗脸,让自己保持清醒。

实际操作更是充满挑战。刀工练习时,王木的手指不知被切破了多少次,鲜血直流,但他只是简单包扎后就继续练习。他深知,熟练的刀工是成为优秀厨师的基础。颠锅也是个难题,沉重的铁锅在手中不听使唤,没几下胳膊就酸痛难忍。可他没有放弃,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动作,直到能够轻松自如地颠锅,锅中的食材也能听话地跳跃翻转。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王木迎来了二级厨师证考试。考试那天,他既紧张又兴奋。走进考场,熟悉的厨房环境让他渐渐镇定下来。

第一道菜是传统的糖醋鲤鱼,这道菜对刀工和火候要求极高。王木拿起刀,手法娴熟地在鱼身上划开一道道均匀的口子,下刀的力度和角度恰到好处。随后,他将鱼放入热油中,精准地控制着火候,鱼在油锅里迅速变得金黄酥脆。调汁时,他仔细地按照比例混合糖、醋等调料,那专注的眼神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的这道菜。当糖醋鲤鱼出锅,色泽红亮,香气扑鼻。

第二道菜是一道创新菜,要求在传统烹饪基础上加入新元素。王木巧妙地将当地特色食材与现代烹饪理念相结合,精心摆盘后,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品呈现在评委面前。

终于,成绩公布的日子到了,王木紧张地查询结果,当看到自己通过考试,有幸获得二级厨师证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个证书不仅是对他专业技能的认可,更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