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红章之下的黑幕(2 / 3)

加入书签

签名,笔迹遒劲有力。

“说是要配合我们镇里做项目复盘。”他语气放得很软,像在请教,心中却早已预设了几种应对策略。

张科长的手指在桌面敲了两下,突然笑了:“小肖,你这年纪当主任可真够拼的。”

他转身拉开铁皮柜,金属滑轨发出“哗啦”一声响,“凭证在第三年的档案盒里,只能复印不能外带。”

肖锋盯着复印机吐出的纸页时,后颈慢慢沁出冷汗。

纸张刚出炉时带着一股温热的气味,边缘略微卷曲。

项目合同里写着“混凝土路面厚度15公分”,但验收单上的检测报告却显示“平均厚度12公分”;

预算里“砂石料采购”一项标着80万,可运输单上的总金额只有55万。

最刺眼的是,每笔拨款的收款方都是“李昊律师事务所”,备注栏里清一色写着“法律顾问服务费”。

肖锋把复印件塞进文件袋时,袖口蹭到了复印机的热板,烫得他猛地缩手,皮肤瞬间泛起一片红痕。

深夜的出租屋里,台灯在墙上投下巨大的影子,像一张无形的网正在收紧。

肖锋把复印件摊在餐桌上,面前摆着计算器和放大镜。

计算器按键清脆,放大镜的金属边框冰冷。

当他算出三个项目累计多拨资金137万时,钢笔尖在纸上戳出个洞,墨汁在纸上晕开成一朵小小的黑花。

母亲织的灰毛线背心滑到椅背上,他浑然不觉,只盯着“李昊律师事务所”的公章——那枚红章在复印件上有些模糊,像团凝固的血,刺目而又诡异。

电脑突然发出“叮”的提示音,声音在静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肖锋扯过鼠标,匿名邮件的主题栏只有一个“看”字。

他点开附件的瞬间,后槽牙猛地咬在一起——

视频截图里,穿深灰西装的李昊正和穿藏蓝制服的中年男人握手,背景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铜牌闪着冷光,反光中甚至能看到自己的倒影。

他认出那是省发改委投资处的周明远处长,去年调研时见过两面。

当时周处长视察镇里的光伏项目,临走前拍着肖锋的肩说:“小同志,基层工作要讲方法。”

现在照片里的周明远嘴角挂着笑,手里端着的茶杯上印着“全省重点工程评审”的烫金字,闪闪发亮,仿佛是对讽刺的回应。

“刘学姐,能帮个忙吗?”他拨通大学师姐的电话时,窗外的月亮已经移到了晾衣绳上方,月光透过衣服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想查下周明远处长近五年参与评审的项目。”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接着是翻找文件的沙沙声:“你要这个做什么?”“可能涉及扶贫资金挪用。”

肖锋把计算器推到一边,指尖无意识地敲击桌面,“学姐,我需要证据。”

“行。”刘雪的声音突然冷下来,“我有个记者朋友在省报,他手里有份工程质量黑名单。”她停顿片刻,“但你得做好准备,周明远的岳父是......”

“我知道。”肖锋打断她,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一道淡淡的红痕,“谢谢学姐。”

三小时后,手机震动把他从半梦半醒中拽出来。

记者发来的文档里,周明远参与评审的七个项目赫然在列:A市水库工程溃坝、B县学校教学楼倾斜、C镇公路建成半年塌陷……

每个项目的中标单位都不同,却都有“李昊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出现在审批流程里。

肖锋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证据链图谱时,晨光已经爬上了窗棂,光线透过窗帘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