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茶香未散风已起(2 / 3)
手上的那只。
“小肖啊,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张建平夹起一筷子红烧肉,笑容像抹在瓷盘上的猪油,“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为了查账熬坏了身子。”
肖锋低头扒了口饭,米粒在齿间咯嘣作响:“张副局长说得对,我就是想把账本理清楚。”
“理账本?”张建平的筷子顿在半空,肥肉滴下的油星子溅在桌布上,“有些账啊,越理越乱。当年我在乡镇当所长时,也碰到过爱较真的,后来......”他突然笑出声,“后来人家调去了偏远山区,说是锻炼。”
肖锋抬眼,正撞进对方阴鸷的目光。
他想起八年前周梅甩给他的分手信,字迹工整得像刻在石碑上,最后一句是“你这种没背景的,一辈子只能当小科员”。
此刻张建平眼里的轻蔑,和当年周梅的语气重叠在一起,他握着筷子的手紧了紧,又慢慢松开:“张副局长放心,我这人笨,就会认死理。”
张建平的笑容僵在脸上,他的手机突然响起,接通的瞬间脸色骤变:“什么?审计局要查昌达?”
他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我马上回去!”
经过肖锋身边时,带起一阵浓烈的古龙水味,混着食堂的菜香,说不出的恶心。
肖锋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把最后一口饭咽进肚里。
胃里有些发堵,不是因为饭菜,而是张建平接电话时压得极低的那句:“周梅,你表舅要栽了,还不快想办法?”
下午三点,党政办的空调发出“嗡嗡”的异响。
郑敏缩在文件柜后面,手里的旧账册泛着陈旧的霉味:“肖哥,这是2017年的账,我趁午休从档案室复印的......要是被发现……”
“不会的!”肖锋接过纸页,指尖触到边缘的毛边,“你帮我这忙,是在帮青云镇的老百姓。”
郑敏咬了咬嘴唇,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个塑料封套:“我连原始凭证都拍了照,存在U盘里。”
她的耳尖通红,“上次看你查监控时,陈所长撞翻扫帚的样子......我就知道,你和他们不一样。”
肖锋心头一暖。
他翻开账册,2017年10月的一页让他呼吸一滞:项目名称“基础设施建设”,金额85万,收款单位是“宏发家具城”。
后面附着的照片里,崭新的真皮沙发、红木办公桌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而那年的扶贫总结报告里,写的是“新建村卫生室五间,解决村民看病难问题”。
“肖哥?”郑敏轻声唤他。
肖锋合上账册,指腹压在“宏发家具城”几个字上,能感觉到纸页下凹凸的印子。
他想起今早王组长说的话:“系统性操作”,原来从项目启动第一年,这张网就已经织好了。
傍晚的夕阳把镇政府大楼染成橘红色。
肖锋刚把旧账册锁进抽屉,手机在桌面震动起来,来电显示“市委组织部”。
“肖锋同志,青年干部能力提升班需要你尽快提交个人履历及近三年政绩材料。”电话那头的声音沉稳有力,“另外,调查组反馈你在青云镇的工作很有价值,组织上希望你能保持这种劲头。”
肖锋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颤。
他望向窗外,远处的青山在暮色中变得模糊,像一幅未干的水墨画。
张建平的金表、周梅的钻石耳钉、李大爷漏雨的土坯房、郑敏发红的耳尖......这些碎片在他脑海里翻涌,最后定格在旧账册上“宏发家具城”的字样。
他抽出笔记本,笔尖在纸上停顿片刻,写下:“账本,不只是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