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匿名信点燃的文旅风云(3 / 3)

加入书签

上见过的所有案例分析都更亮,里面有她父亲当年在常委会上拍桌子时的光——不是野心,是不甘。

“你总是有办法。”她轻声说,风掀起她的发,露出耳后那颗小痣,像一颗藏了很久的秘密,“需要我做什么?”

肖锋正要开口,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

是小吴发来的消息:“周姐那边联系了市晚报记者,说明天要来拍‘违规筹备’。”

他抬头看向正在布置灯笼的村民,王阿婆踩着梯子挂“非遗文化节”的横幅,梯子晃了晃,老李头赶紧扶住:“您老下来,我来!”

“小张。”他喊了一嗓子,那小子正举着手机拍老李头扶梯子,“明天直播筹备现场,真实记录,不加修饰。”

“得嘞!”小张比了个OK手势,镜头立刻对准了王阿婆往灯笼里塞的小纸条——那是她手写的采茶戏剧目单,字迹歪斜却认真,纸张粗糙却干净。

夜幕完全降临时,肖锋站在村头老槐树下。

老槐树的影子像把巨大的伞,罩着正在搭戏台的村民。

远处手电筒的光束晃动,有人在搬老戏台的雕花柱子,木头与地面摩擦发出低沉的“咯吱”声;有人在扫地上的碎木屑,扫帚划过水泥地的声音像一首不成调的夜曲。

小吴抱着笔记本走过来,屏幕幽蓝的光照着他紧绷的脸:“周梅的人……可能在论坛发帖。”

肖锋望着远处晃动的手电筒光,想起母亲总说“抽烟的人沉不住气”。

他摸出烟盒又放下,指腹还残留着纸张和泥土的味道。

“这场文旅节,不是为了谁。”他轻声说,风掀起他的西装下摆,带着青草与烟火的气息,“是为了这片土地。”

老槐树的枝叶沙沙作响,镇政府传达室的灯还亮着。

小李缩在电脑前,透过窗户看着外面忙碌的筹备场景,心中有些不安——灯笼映在村民脸上,笑容比屏幕里的滤镜真实太多。

但想起周梅的红包和交代,手指还是悬在了键盘上。

他刚把“青云镇文旅节涉嫌违规占用农田”的帖子写完,配图是张模糊的照片——那是他下午趁人不注意,用手机拍的村民搬木料的场景。

“发送”键在屏幕上闪着幽光。

鼠标点击的瞬间,老槐树的影子里,肖锋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

他低头看了眼,眉头微不可察地皱起——本地论坛的推送提示在屏幕上跳动,标题是《突发:青云镇文旅节被指违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