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丝绸之路(2 / 3)

加入书签

西域,将这些稀罕之物卖于西域,获取黄金与铜,再用低廉的价格收购香料与美酒,贩于中原各地,那这军费……”

“哗!!”

又是一阵哗然,已有不少家资颇丰者嗅到商机,忍不住向刘彻请命道。

“陛下,大使之言未免有些太过浮夸,臣以为,当遣一人尝试通商之行是否真正有利可图,确认可行后,再让少府组建商队通商贸易。”

“而臣,承蒙皇恩多年,对陛下厚爱铭感五内,愿为陛下先驱,先行通商,以证真伪!”

“……”

不仅刘彻默然,满殿的大臣都尽皆默然。

转头望去,原来是主父偃在慷慨激昂的大谈其道。

这就不足为奇了,主父偃倒行逆施,横暴行事,又贪财如命的名声,长安城谁人不知,能有如此脸皮说出这种一人垄断之事者,唯有他主父偃。

刘彻看着主父偃深深吸了一口气,不耐烦的挥手让其退下。

“张骞,你说,我大汉有何稀奇物件,能在西域换取暴利?置换可用物资?”

“回禀陛下,骞以为,有三者可为暴利。一曰铜铁之器,二曰药材,不过此二者不可多予,以防多生事端。”

“其三,便是丝绸,缎匹与锦绣。”

刘彻狐疑,丝绸放在当下都是供不应求的紧俏货物,各家达官贵人们买上一匹,贵者千钱,粗劣者也有数百钱之巨,如此价值还需要发售西域?

此时的大汉,在汉武早期曾做过一次失败的货币改革,汉武帝偷工减料,尝试用三铢钱来替代秦半两,只可惜百姓们并不买账,谁都不愿做那被薅羊毛的羊羔。

所以,如今流行的铜钱,还是与秦时相同的半两钱。

一金二十两,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若是三铢钱时期,一金可抵两万钱;半两钱为十二铢,一金可抵五千钱。

然而,张骞见到众人未曾明白其中财富,却是再次石破天惊的口出狂言。

“陛下,西域多金玉,一匹丝绸,可与金等重!”

“哗!”

“张骞,汝可知欺君者何罪?”

场面一度有些失控,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后世有位“马姓”伟人就曾评价过资本,当利润达到百十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百五十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开始翻番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当利润达到百三倍之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张骞回头看了看孟焕,见其胸有成竹的点了点头,这才梗着脖子继续说道。

“骞愿以身家性命为证,此言绝非虚言。”

桑弘羊喃喃自语道:“一匹丝绸长十丈(一丈3.3米),重八十两。”

“八十两?八十两!!”

“四十万钱??”

“四十万钱!!!”

此时银还未曾加入货币体系,天光六年的赋税收入就差不多四十亿钱,按张骞的说法,不考虑物以稀为贵的膨胀问题,卖出去一万匹布,可抵一年税收?

如按物价折抵,四十万钱,差不多是四十顷田地,二十名大奴的价值。

其他人或许还在掰手指,背着乘法表,可薛泽与桑弘羊已经沸腾。

“陛下,此事大有可为啊,就算与西域通商,西域人未能尽纳,哪怕一年百匹,也能获利百万,大大补贴少府、国库,支撑起云中马政。”

刘彻自诩身为帝王,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此时听到张骞画出的大饼,也是忍不住面色红润起来。

只是他非庸人,立刻找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