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全国上市(3 / 3)

加入书签

品。”

    “谁让你为了避嫌不来当评委主席呢。”孙爷爷喝了口茶水,“行了,你们爷孙俩看吧,当我不存在就好了。”

    说着,他自顾自地抽出书房里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唐老轻笑一声,示意唐知遥坐下,二人一起开始了阅读。

    唐知遥看着封面上“追风筝的人”五个字,品味了一下,才翻开书籍。

    他先是看起了序言。

    “这本书的起点,不在我的书桌前,而在沙特利雅得一个喧闹的街头集市。”

    “一位名叫哈米德的阿国老人,轻抚着他的乌德琴,对我说:‘战争最残忍的,不是它摧毁了什么,而是它永远地,取消了“下一次”。’”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落进了我刚参加完一场国际文学论坛的心田。”

    “论坛上,学者们谈论着‘叙事的责任’与‘描绘创伤的空洞’。”

    “而当哈米德先生的故事与这些理论相遇时,我明白,我必须动笔了。”

    “但我深知,一个十七岁的中国少年,要书写一个关于阿国的故事,是何其艰难与冒昧。”

    “我唯一能依仗的,是‘真诚’与‘谦卑’。”

    “为此,我去了伊国马什哈德的难民营。”

    “在那里,我看到了再也无法回到讲台的教授,看到了那些在尘土中奔跑、眼神却依然明亮的孩童。”

    “这本书,便是我交出的答卷。它并非真相本身,真相只属于亲历者。”

    “它只是一座桥,试图连接起远方的苦难与此地的共情。”

    “我想告诉每一位读者,在新闻标题之外,那些被战争改变命运的人,他们有名字,有爱,有尊严,有无法实现的‘下一次’。”

    “愿我们都能珍惜,自己手中那些看似平凡的‘下一次’。”

    “顾远”

    “于江滨市”

    (感谢大佬“宅子naO”和“东方珏”的大神认证!拜谢两位大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