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4章鬼哭血染功勋黯,旗旌蔽日墨痕(2 / 3)

加入书签

得那么苍白无力。

    短短半个时辰内,整个秘密基地便化作一片废墟。赵云指挥部队迅速撤退,避免与后续赶来的援军正面交锋。返回途中,他还特意派人沿途设置假象,迷惑敌人判断方向。

    当消息传回涪城时,全城上下无不欢欣鼓舞。这场奇袭不仅摧毁了敌军的重要后勤基地,更沉重打击了司马懿的信心。然而,赵云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他知道,真正的决战尚未到来。

    果然,不久之后,司马懿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这一次,他放弃了以往的迂回战术,而是选择正面强攻涪城。面对汹涌而来的敌军,赵云从容不迫地调动兵力,将预先布置好的防御体系发挥到极致。

    战斗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在这期间,赵云不断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整策略。他巧妙运用地形优势,利用狭窄街道限制敌军展开兵力;同时派出敢死队骚扰敌后,迫使对方分兵防守。最终,在全体将士共同努力下,成功击退了司马懿的猛攻。

    战后,赵云召集所有参战人员举行庆功宴。席间,他感慨万千地说道:“诸位兄弟,今日之胜来之不易。但我们必须记住,这只是暂时的胜利。要想彻底击败司马懿,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为了进一步巩固成果,赵云提出了一系列长远规划。其中包括扩建训练营,提升士兵作战能力;建立完善的通讯网络,确保信息传递畅通无阻;以及加强与其他盟友之间的联系,形成联合抗敌之势。

    随着时间推移,赵云的种种举措逐渐显现成效。蜀军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士气空前高涨。而司马懿方面,则因连续失利而陷入困境,内部矛盾也开始浮现。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决定命运的大战悄然酝酿……

    涪城之战虽已落幕,但赵云心中始终绷紧着一根弦。司马懿的狡诈与深谋远虑让他明白,这绝非最终的较量。为了应对接下来可能更为严峻的局势,赵云开始着手布局一系列战略调整。

    首先,他决定加强涪城及其周边要塞的防御工事。赵云亲自巡视城墙,查看每一处薄弱环节,并命令工匠连夜赶工修筑新的箭塔和?望台。同时,在城外挖掘壕沟,布设陷阱,以延缓敌军进攻速度。他还特意安排了一支精锐斥候队伍,日夜巡逻于涪城四周,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敌情动态。

    针对内部管理,赵云提出了“安民为先”的理念。他知道,战争不仅考验军队的实力,更关乎民心所向。于是,他命人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百姓,同时组织士兵帮助农民恢复生产。这一举措迅速赢得了民众的支持,许多青壮年纷纷报名加入蜀军,壮大了部队规模。

    与此同时,赵云派遣心腹将领张嶷带领一小队精英潜入曹魏控制区域,收集关于司马懿动向的情报。张嶷临行前,赵云郑重嘱咐道:“此去任务艰巨,务必小心行事。除了探查敌军部署外,还要留意当地地形地貌,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战斗做好准备。”

    数日后,张嶷顺利归来,带回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据他报告,司马懿正秘密集结一支由北方蛮族组成的骑兵军团,意图绕道袭击蜀军后方。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可疑的物资运输路线,似乎指向一个新的秘密基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