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1844章 有策不可用(6 / 8)

加入书签

自己养的私兵分出去给手下,夏侯惇也是断然不愿意的,可问题是骠骑将军偏偏就这么做了!

    夏侯惇和李典两个人都沉默着,一时无言。

    大汉王朝或是之后的一些封建王朝采用正兵辅兵的制度,并不是不知道这种制度的弊端,也不是不愿意改革,而是因为生产力和政治制度的双重制约,导致无法推行。

    所有人都知道,人的体力和耐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冷兵器战争时期更是如此,一场战斗的胜败,往往是双方兵卒体力和意志上的比拼,所以在没有办法保证所有人吃饱有力气的情况下,优先保证战斗力较强的,经过一定训练懂得听指挥的正兵的体力和耐力,让这些正兵的体力耐力都用在刀刃上,也就成为了相对来说比较合理的举措,所以用来解脱正兵,减轻其负担的辅兵,甚至辅兵之下的劳役民夫,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但是这个结构存在的前提是什么?

    除了生产力不足之外,重要的就是是后勤补给的缺失了,这就又往往会涉及到了政治的层面,一方面兵卒得不到充足的补给,另外一方面当地官员世家大户,又趁着战争,大肆捞取好处,这种问题就算是到了后世明清之时,依旧存在。

    斐潜之下,因为牛羊猪等肉食比曹军充裕得很多,因此大部分的兵卒都能够有比曹军要来的更为充沛的体力,在加上斐潜治下,百业兴盛,让一个百姓安心的从事生产,明显会比将其抓来当劳役民夫要产出更多的价值,所以很自然就弥补了后勤上面的对于这些兵卒的额外补贴,所以实际上斐潜付出的,并没有夏侯惇等人想象当中的那么多。毕竟辅兵和劳役就算是吃的少给的少,人数一多加起来也同样消耗不少。

    夏侯惇沉吟了许久,忽然眼中一亮,挺直了身躯,『某得矣!终知骠骑要害于何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