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2895章可惜,就差那一点(5 / 10)
; 这么一说,确实是不像。
因为这根本不是兵卒干的,而是秭归城中遗留下来的这些百姓做的。
诸葛亮之所以能走得静悄悄的,就是因为城中的这些百姓掩护,而城中这些百姓之所以愿意掩护,便是诸葛亮将剩余的物资分给了他们……
对于军队来说,几根破铁钉,一两捆的麻绳,亦或是什么布头席子等等,能算是什么?在撤离的时候会丝毫不差的都带走么?显然不现实,也不可能,但是对于这些秭归百姓来说,一枚铜钱,一根铁钉,一截麻绳,都能有用的。所以当这些百姓兴奋的往自家里面搬东西的时候,也就自然忘记了恐惧。
什么?哄抢?按照诸葛亮的脾性,怎么会有这么明显的疏漏?
诸葛亮先安排了兵卒维持秩序,抽调了百姓作为替补掩护,然后再让百姓邻里相邻几户结保,让其长者抽签确定各自顺序,在约定了人数和要求之后,自然就没有多少动静。
毕竟哄抢所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对于秩序破坏者毫无惩罚。
给洋大人一个面子,外加让领导先走。这两句话其实并不是在所有场合都是『真』的,就像是所有的排队过程当中未必次次都有人插队,但是只要有百姓看见了有插队的人不受到任何处罚便是可以扬长而去,那么即便有一些传言当中的『洋大人的面子』和『领导先走』是假的,最终也会变成『真』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给洋人面子』和『让领导先走』是符合华夏的普遍社会现象,一直到后世提振了民族士气之后也仍旧是有,导致整个社会潜移默化都接受这一套观点。
机场有『让领导先飞』,交警有『记领导车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