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2008章盐铁胜利,妥协大会(2 / 9)
起跑线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划出来了。当然,后天的努力确实会改变一些,但是在没有推翻原有阶级的时候,大多数都是个别现象,就像是勇者打败了恶龙。
蔡邕通经史、辞赋、书法,尤喜藏书,鼎盛时期所藏据说超过万卷,但是在历史上,他大部分的藏书以及他个人的作品,则都在战乱中散佚了。在原本的历史上,蔡琰留胡十二年才被曹操接回,说曾读家中藏书四千卷,但能够默写得出来的,最终只有四百多篇而已。
而在现在这个时空当中,因为没有那么凄惨的经历,大汉皇家图书馆的力量,就慢慢的展现了出来。
在成立了直尹院之前,蔡琰就已经在补全一些蔡氏遗失的书籍了,但是当时在学宫之中,毕竟不是很方便,现在就不同了,直尹院的女官,严格说起来都是蔡琰的属下,而这些士族仕女的文学素养,甚至比一般的男性士族子弟都要高,毕竟男孩子玩心比较重,而女孩子要是玩疯了,除非是出身公主,否则没人敢娶……
所以蔡琰在数名精通文墨的女吏的帮助下,默写出了许多蔡邕所修正的,或是其创作的近百篇文章,包括诗、赋、碑、诔、铭、赞、箴、吊、论议、祝文、章表、书记等等,也对于一些差异出入较大的经文做了勘正,就差像是当年蔡邕那样刻在石碑上了。
司马徽这个老狐狸自然不甘落后,对于大部分的书卷,都乐颠颠的写了『序』,表示这是经过司马氏肯定过的。郑玄起初还较为矜持,后来也加入其中,补了不少『跋』,甚至还等着蔡琰直尹院新校勘出来的新书抢着去写『序』……
斐潜没想去争这个,因为斐潜并不打算在文学之士的路上走得太远,能够维持自己现下的名声不堕,那就足够了,他觉得自己应该把更多精力用更为宏观一些的方面上。
当然,就广义来说,这个也可以算是一种『文治』。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