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3632章金帛岁岁饲虎狼,辕门夜遁惊鼙鼓(1 / 11)

加入书签

    如果说姜冏之处,只是羌人依照旧有的习惯在讨价还价,寻求将自己的性命卖个好价钱的话,那么在程昱这里,麻烦就不仅仅是价钱的问题了。

    历史上大多数时候,能用钱解决问题的时候,问题都不大。

    可惜有意思的是,在能用钱解决问题的时候,统治者都宁愿给外人,外族钱,而不愿意多给自家的『泥腿子』一点点。

    宁可发文,不可发钱。

    原因就是害怕『泥腿子』养成了懒惰习惯。

    他们怕啊!

    所以宁可补贴大户,都不愿意直接发钱。

    汉代或许就是这许多潜规则的开端。

    好的,或是不好的,都在汉代可以找到一些例子。

    比如『和亲』。

    汉朝并不是『和亲』的开端,却是后世大统一王朝『和亲』,甚至是『卖国』的理论依据。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和亲+岁币』策略,每年赠送大量丝绸、粮食和金银,试图以经济手段缓解边患。而这些所有对外媾和的支出,全部都是由汉朝的农民承担。当晁错提出『贵粟政策』试图建议减轻农民负担时,却遭到既得利益集团强烈反对。

    这种『宁与外寇,不予家奴』的做法,最终导致西汉末年爆发赤眉绿林起义,王莽改制时全国土地兼并已达『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境地。

    东汉显然也没有因此就改进多少。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