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年轻朝奉(4 / 7)
实不过便是勾栏之所的又一雅称罢了,若是五年以前的文定,断然不想与它有所牵扯的,然而经历了楚妆楼以后的文定,虽然不至于是抵死不入,可心中总还是有所抗拒。然而如今的文定,涉足于此烟花之地已是司空见惯之事,老鸨茶房每每看见他,亲热的就像是看到亲人一般,老远就开始招呼起。
文定除了坚持不留宿之外,喝酒、听曲,说些场面上应酬的玩笑,如今都变得从容应对,习以为常。
或许回过头去,以四年前的文定看待今时的自己,自己都有些辨认不出来。有些人管这叫成熟,可也有些人会管这叫世故。
当上了铺子里的新一任朝奉后,文定依旧是在汉口新铺这边坐镇,蒋善本则还是留守庙山总铺。地域的优劣,很是决定买卖的收益,近几年来,地处汉口闹事的新铺,进项是一年比一年好,早就将趋于稳定的老店给比了下去。
东家也将自己买卖的重心,由庙山镇搬到了此处,一年之中反倒有七八个月要待在汉口。这也难怪,商人嘛!总归是为一个利字所驱动,既然九州大地纵有千里之遥,亦有人不辞辛苦而来,那坐拥诸多便利的章传福,又为何要跟那大把的银子过不去呢!
以蒋善本的能力而论,庙山总店那不算繁重的买卖,根本是不在话下,是以东家也就放心大胆的全权放手于他,自己一心扑向这边的买卖,不但可以开创新的财源,还可以从旁点拨文定,一举两得。
这几年下来,章传福也不单单只是经营当铺买卖,在与燕老板等一干老友的鼓动下,不但零零碎碎的与他们一同做了些倒手的买卖,还正经八百的开设了一处客栈。
当然咯,多财善贾,以他家底雄厚的章某人而言,自是不屑于开设那一般二般的小客栈。这新起的‘源生客栈’是前栈后仓,专门为那些来往的大商户提供仓库以寄存,那些不便于随身携带,又不便于存放在码头上的贵重物品,正好寄存在他这里。
而这源生客栈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那些商人们将东西寄存在此地,人自然也不会住往他处,而客栈前面富丽的大茶楼,刚好又为他们提供了谈买卖的绝佳场所,这一举数得为他们提供了便利,自然也就赢得了众商家的认同,不长的时间里,源生客栈、源生仓库便在竞争激烈的汉口闯出一片天地来。
还有一个方面,也是让章传福兴起建这大客栈的原因之一。自从这源生客栈建起之后,自己宴请他人,谈买卖的交际花费可就大大的降低了,除了那些花街柳巷,免不了的场面应酬外,余下的这客栈里就可以给他包圆了。别看只是客栈,可他聘请的厨子康师傅,就是与醉仙楼的纪师傅比起来,也不遑多让,很多本地的商人还专程过来一尝这康师傅的精湛厨艺。
今日燕行舟燕老板便约了一票朋友过来捧场,而文定、章传福与刘老也纷纷作陪。东家是因为要顾及到这边生意,所以文定回来没多久,他也就过来了。
而刘老呢!原本辞别了东家之后,他就可以全然不管这铺子里的一应事务,赋闲在家逍遥自在。只是他还不敢放心让文定全权处理这朝奉的大小事务,也跟了过来,再带文定熟悉一段日子,权且当作是教徒弟了。
‘老章呀!你这算盘打的可真是精呀!往日人说你长了颗八面莹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