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汪府天工(1 / 7)

加入书签

    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欲北上伐齐,争霸中原,开邗沟通江淮水道,于蜀冈古邗邑之地筑起一座城池,名曰邗城。

    大秦并吞六国,一统九州之地,广置天下郡县,邗城便改设为广陵县。历朝历代以来,又曾更名为陵郡、广陵县、南兖州、东广州、吴州,隋开皇九年始称为扬州。

    几度轮回,自隋之后,江都郡、邗州、广陵郡、江都府、淮海府、维扬府等名称,也曾交替浮沉于史书的记载之中,直到元至正二十六年,方才恢复扬州府之名,沿用至今。

    扬州府辖内有三州七县,西面与南京比邻,距其二百二十里之遥;南面临长江,与镇江府惟有一江之隔;东面乃与泰州府接壤;北面接淮阴府与盐城府。

    唐人陈子龙曾著「扬州’道:‘淮海名都极望遥,江南隐见隔南朝。青山半映瓜洲树,芳草斜连扬子桥。隋苑楼台迷晓雾,吴宫花月送春潮。汴河尽是新栽柳,依旧东风恨未消。’

    扬州盛景天下闻名,追溯其因由则是得益于二物,其中之一便是隋朝开通的京杭大运河。

    若说起隋炀帝其人,当真可算是古今天下第一荒淫之君主,兼又奢侈无度,急功好利,残酷猜忌。暴君昏君该有的、应有的所有特征,在他身上无一不得以体现。

    远征高丽,赋役繁苛,广征天下绝色,这等暴政不必尽叙。为了一睹江南之美景,又不影响自己的享乐,乃召集天下工匠,修建了从东都洛阳,一直到当时的江都,亦就是如今的扬州府,全长两千多里的人工运河。

    沿途还建有行宫四十余座,以便他游玩之时亦能享受奢侈无度的宫廷生活。

    虽说这位旷古绝今的败家君主,生生将一个原本十分稳固的王朝拖向了灭亡,可他留下的这条大运河,却在后世发挥了深远的影响。

    乃至于时人甚至揣测,他建此运河的原因,原本就是为了缓解南北朝以来江南江北严重对立的局面。

    不论是有心为之,又或是无心插柳,这都不过是后世之人茶余饭后的揣测而已。总而言之,由此之后扬州逐步成为水路枢纽,成为东南繁华都会和重要港埠,进而富甲天下,声名远播神州内外。满身污浊的隋炀帝总算是为扬州百姓们做下一件千古益事。

    仅此运河一样,尚不足以使扬州府有今日之盛,而另一样便是盐。

    不论是落户于泰州的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还是分布在盐城、淮南、泰州的二十几处盐场,皆是安扎在扬州府比邻的州府境内。

    扬州府虽说本身并不盛产食盐,可是能将盐与水运这两样和谐搭配起来的,在这附近的州府之中,除了扬州之外实不做他想,是以扬州府也就渐渐成为了两淮盐场的集散之地。再加上扬州城的富丽繁华,软红十丈,本身就吸引着那些贪慕享乐的富商们,是以两淮盐商大多驻扎于此,以扬州作为他们行销九州的第一站。

    上回说到文定于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