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矿山疑案(2 / 8)
任智方的丧事总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一连几日没有怎么合眼的柳文定,足足又休息了一日,精神才恢复过来,紧接着又得去完成东家交代下来的差事。
这趟差事说来也有些棘手,有人想将一座矿山抵押给他们,而且还是死当,矿址就在孝感不远的应城县境内。
本来类似这种抵押,铺子里是不会收的,一座矿山所需的当金不菲不说,且又难以转手,砸在手里就只能让人徒呼奈何了。
可偏偏那位喜爱四面出击的章传福章老板,又动起了这石灰矿的主意。这些年汉口镇的规模渐渐扩展,镇内的建筑也日渐增多,若是能在近前的州县找到一处矿石山,这售卖石灰的买卖肯定是错不了。
这样的念头从建仓库、建客栈那阵起,就开始在章传福的脑中形成了。要不然怎么那些老朋友经常会戏称他抠门,刚刚买了点石灰装饰铺面,马上就谋算着如何买个矿山回来自己产石灰,去赚人家的银子,脑子动的如此活泛,可真叫人不佩服不行。
当然这种念头也不是无丝毫根据的,首先,如若近前没有矿山,那么一切都只是空谈而已。好在荆襄之地向来不缺矿脉,且不说与汉口相距不远的安陆州,矿藏丰富,自古便是久负盛名的矿石山,就是紧临汉口镇的应城县也有丰富的石矿,汉口镇所用的石灰大多产自当地,只不过当地矿主垄断此行当后,将价钱抬的异常的高,叫汉口镇的众商家无端的耗费了许多冤枉银子。
章传福正是在吃过亏之后,方才才萌生的这个想法,凑巧的是这位矿主不知因为何事,自己找上门来想将祖传一座蕴藏丰富的矿山抵押,正好吻合了章传福的愿望,这次就是派文定前来勘察情形来的。
其实就文定自己而言,对矿石买卖并不十分看好,我朝太祖建国之初便颁布法令,严禁私人私自开矿,对于已有的矿场亦施以重税。
对这种朝廷上严加看管的行当,他以为还是避而远之为上策,然而自己仅是个替人伙计罢了,既然东家铁了心要插手,他也只能是尽心做事了。
在孝感县会同了那位矿主白老板后,文定与其一道前去应城近郊,查看矿场的情形。
那白老板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待人和气,初一见面就将矿场的所有细节,跟文定交代清楚。
不但没一味的夸大矿场收益,还强调几处关键的注意事项,比如说每年应当上缴的税银,几处需要打点疏通的关卡。
只是这老者许是摊上了什么烦心事,沿途过来文定经常见着他愁眉不展。几经问询才了解到,这矿场乃是老人父辈所传,老人一辈子兢兢业业的经营,生恐让这片祖业在自己的手中败落,虽时有波折总算是坚持了下来,也到了该传给下一代,颐养天年的时候。
谁知家门不幸,老人的独子执掌祖业后,非但没有像父亲这般谨慎小心,还吃喝嫖赌样样沾染,将偌大一个家产悉数给掏空了去。而后又不敢向父亲说明,待白老板知晓的时候,已然是无法挽救,就连这一年的税金也无法筹集出来。
别的款项还可以拖一拖,可是每年的税金却是雷打不动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