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宋氏(3 / 4)

加入书签

钱。那就不能让人觉得小气。

    对于父女俩的举动,宋家老太爷老太太全无二话。管家理事的大夫人看着白哗哗的银子溜出去,有些内急。可她不敢越过男人们插手族学之事,只能暗自与儿媳妇嘀咕,三房的银钱是哪儿来?大少奶奶也糊涂着,明明三房回来时交了足够的银钱到公中的,难道是?大少奶奶脑筋一转,低声道:“不会是三叔为官之时贪来的吧?”

    大夫人没好气,狠狠剜一眼儿媳妇道:“快闭嘴吧,不会说话就别说,没人当你是哑巴”,若真是那般,最不能说的就是他们东街,夹起尾巴做人都来不及,还敢说出口,不要命了?算了,反正他们该交的交了,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就不提了,左不过烫手山芋而已。

    大少奶奶委屈至极,明明是姑母想知道人家的银钱哪儿来,怎么到头来又不准她说了呢。

    接下来大夫人忙得飞转,再没心思去管这些,过年了。

    喜气洋洋的浓郁年味,宋如沐非常喜欢。不过这次有宋翰带回的圣旨,整个宋氏喜庆之余显得庄重不少。据说大年初一祭祖那天,隆重庄严之气几十年未见。

    出了正月十五,圣旨被从宋氏宗祠恭敬的请出,放到了东街四房的佛堂,这里是东街四房用来供奉的地方。一场属于宋氏阖族的盛事,缓缓落下帷幕。

    接下来整个宋氏关注的事情,就变成族学的扩建和宋瑞溪的婚事。

    银子充足的情况下,族学扩建有条不序。

    至于宋瑞溪的婚事,当京城长公主府送来的聘礼,一路浩浩荡荡抬进宋氏大门时,整个墨城都沸腾起来。

    聘礼里皇上钦赐的玉如意闪瞎人眼,不愧是长公主府呀,皇亲国戚啊!宋氏也由此成为墨城第一大族。

    而经此一事,有个人却在宋氏火了。

    那就是公主府派来的主事公公,与传说中太监的阴阳怪气、心狠手辣不同,这位公公可谓是慈祥可亲长袖善舞。

    战战兢兢的宋氏族人,眼珠子满满掉了一地。只有少数知道实情的几人,明白这是京城局势大好的表现。

    果然,不日之后,新任青州知府走马上任,另有新任胶县平县等地的县令也陆续赶到。

    这些官员甫一上任,一系列举措也随之上台,归还田地发放救济粮,大力安抚青州拢地案中的受害人,同时将被抄家的富户田地收归国库,直接佃给无家无业之人。

    青州自此慢慢恢复往日活力,民生日渐安稳起来。

    在与几位上门拜访的大人闲聊时,宋翰也知道了楚府的现状。楚国丈中风了,楚国丈的儿孙全部下了刑部大牢,所剩女眷与楚国丈被禁军困于楚府之内,皇后为楚家求情,亦被幽闭殿内不得外出。

    宋翰叹息之外,又疑惑难道没人怀疑楚国丈使诈?毕竟姜是老的辣,楚国丈才是楚派真正的头脑人物,其他人都只是听命而已。

    “皇上念及旧情,让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