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1 / 3)

加入书签

    她仿佛总是与周遭的热闹隔着一层透明的薄纱,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与情感世界里。

    这种距离感,让她显得高贵而难以企及。

    而这清冷之下,是寒梅般的孤傲。

    这种傲不是傲慢,而是一种独特的自信,源于对自身学识和品格的笃定。

    她的脊背永远挺直,下巴微微扬起,却不会给人盛气凌人的感觉。

    她的眼神极富表现力,在平静的表面下,隐隐迸发出锐利的光彩。

    当她的目光扫过景物时,不像寻常女子那般漫不经心,而是带着审视和思考的意味,仿佛在解读一本深奥的典籍。

    她凝望远方绵无际的城沿,眼中闪烁着一抹期待、好奇、还有炽热深沉的情绪波动。

    那双浅琥珀色的眸子在夕阳下变幻着色彩,时而如蜜糖般温暖,时而如寒星般清冷。

    城墙的轮廓倒映在她眼中,仿佛在她眼底展开了一幅宏伟的画卷。

    丫鬟看到自家小姐走出,赶忙起身撑伞搀扶着:

    “小姐,日头正毒,当心中了暑气。”

    丫鬟的手刚刚触到她的衣袖,就被她轻轻摆手制止了。

    她没有回应,只是目光依然出神望着远方雄伟的城楼,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的边缘,这个细微的动作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远处城楼上飘扬的旗帜,在她眼中化作点点跃动的光斑。

    她就这般静静地站着,天蓝色的襦裙在风中轻轻飘动,仿佛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成了一幅绝美的剪影。

    她看见官道上满载货物的商队井然有序,田间农夫使用着新式农具劳作,远处隐隐还传来朗朗书声。

    这番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她心潮澎湃,不禁吟诗一首:

    日照龙城万户开,新犁破土燕双回。

    书院声声传圣道,工坊夜夜出良材。

    九重城阙纳贤士,四海商贾聚宝来。

    愿得明君千载治,文风武略耀云台。

    这首诗既描绘了眼前新犁破土、书院声声的盛世景象,又暗含对明君千载治的期许。

    最后一句更是巧妙地将文治武功并重的新政理念融入其中。

    天蓝色的身影在明晃晃的日光下宛如一株空谷幽兰。

    她望着这座充满生机的都城,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